立夏已過,一座座混凝土與鋼結構共同構成的塔筒托舉著風機直聳云霄,即將“化風為電”。
這里是位于我市南部的120萬千瓦風光儲基地項目,共包含65萬千瓦水面光伏、55萬千瓦風電以及一座300兆瓦/600兆瓦時的儲能電站,其中水面光伏及儲能部分已實現全容量并網投產。當前,110臺風機的吊裝工作即將全部完成,建設者們正向全容量并網發電沖刺,屆時,每年約有12億千瓦時的清潔電能送往千家萬戶。
記者從市統計局獲悉,今年一季度,全市“四上”企業新型能源發電量同比增長7.3%。其中,太陽能發電量同比增長22.7%,占全市“四上”新型能源發電量的31.6%;風力發電量同比增長18.8%,占全市“四上”新型能源發電量的14.5%。
風能、太陽能發電量占比不斷提升,進一步助推我市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其實,為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我市已經進行了規劃部署。
《阜陽市“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明確,合理利用阜陽市采煤沉陷區、廢棄土地、農業大棚、灘涂、魚塘等資源,發展農光互補和漁光互補項目,打造三峽能源安徽阜陽南部120萬千瓦風光儲基地項目,推進潁東區正午鎮光伏、潁泉區伍明鎮20兆瓦農光互補分布式光伏發電、潁東區楊樓孜鎮200兆瓦光伏、潁上縣古城鎮20萬千瓦水面光伏發電等項目。鼓勵城鎮和新農村聚集區統籌考慮分布式光伏,推進太和縣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項目。到2025年,阜陽市新增光伏發電195萬千瓦。
建設新型能源體系,不僅要積極發展光伏和風電、積極開發利用太陽能,還要積極打造新能源產業集群。
近日,走進安徽賽拉弗能源有限公司車間內,一排排低沉轟鳴的機器設備全力運轉,員工們忙著趕制訂單、開拓市場。
“去年公司產值達12.63億元,營業收入達16.67億元。”安徽賽拉弗副總經理毛銳說,去年下半年以來,隨著光伏產業鏈價格不斷探底,市場上降價沖擊的局面不斷顯現,公司的營業收入卻實現“逆勢上揚”,這得益于潁上縣逐漸完善的產業鏈配套。
為了讓本土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發展,潁上縣制定了競逐光伏新能源產業發展新賽道的目標,招引了一批相關產業鏈企業入駐。安徽銅誠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就從江蘇蘇州來到阜陽投資生產,為安徽賽拉弗提供光伏組件導電材料。
目前,潁上縣已經擁有25家光伏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還有5個在建項目。其中,既有總投資35億元的萬度光能鈣鈦礦電池組群項目,也有安徽賽潁總投資40億元、年產15GW光伏電池片項目。
這是我市新能源產業集群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聚焦光伏產業鏈上下游重點環節,超前布局發展太陽能、氫能、生物質天然氣、風能及儲能等新能源項目,培育引進了阜興新能源科技、皇氏綠能科技、賽潁、燕龍基、銅誠新能源等一批重點企業,頻頻吸引業界的目光。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