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安徽工作的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全面落實全省扎實推進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大會部署要求,對標學習先進,全面接軌融入,借長三角“東風”,搭一體化“快車”,全力開創高質量轉型發展新局面。一季度,滬蘇浙在淮投資在建億元以上項目50個,占全市吸納省外資金項目的76.92%;吸納滬蘇浙高校院所技術合同成交額1683.65萬元,是2023年合同成交總額的43.17%。
列清單抓項目。積極參與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淮海經濟區座談會等區域經濟合作會議,以及滬蘇浙重大合作交流活動,主動靠上去、精準接上去、全力融進去,推動我市以“上進生”的奮斗姿態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頻率赴滬蘇浙招商考察,江蘇中清新能源、徐州金派克、無錫銀邦等一批重大招商引資項目相繼落戶淮北。編制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年度工作要點,明確7個領域、70項工作任務,聚焦重點項目,細化工作舉措,掛圖作戰推進落實。
建機制促協作。搶抓滬蘇浙城市與皖北城市結對合作機遇,簽訂兩地結對合作幫扶協議,出臺兩市結對合作幫扶工作方案,印發兩市結對合作幫扶2023年度工作計劃,圍繞10個方面37條具體任務深入交流、拓展合作。建立健全徐淮結對合作幫扶工作機制,設立產業、醫療、交通等6個專題合作組,完善協作運行機制,高頻調度段園新型功能區建設,全力推動合作事項加快落地。
強載體見實效。用足用好國家、省扶持政策措施,高質量建設產業承接平臺,2023年我市獲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6+2”試驗區補助資金4350萬元。相山區與上海莘莊共建滬皖相莘產業園。相山區與浙江長興縣、徐州市云龍區,杜集區與徐州市銅山區,烈山區與徐州經開區,杜集經開區與徐州賈汪高新區,濉蕪產業園與上海浦江鎮等分別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杜集區和徐州經開區共建徐淮產業合作園區啟動實體化運行。將重點指標逐一分解,層層壓實責任。加大調度頻次力度,化解項目推進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堵點。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