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五日下午,第三屆深空探測(天都)國際會議開幕式及主旨報告在合肥舉行。省委書記梁言順出席并致辭。記者 楊竹 許昊 攝
(宗禾 李浩)9月5日下午,第三屆深空探測(天都)國際會議開幕式及主旨報告在合肥舉行。省委書記梁言順出席并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深空探測實驗室主任、國際深空探測學會理事長吳偉仁主持并作主旨報告。約旦駐華大使胡薩姆·侯賽尼,哥倫比亞駐華大使塞爾希奧·卡夫雷拉,省領導費高云、單向前、張曙光、任清華,中國科大校長常進出席。
梁言順指出,深空探測承載著人類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對科學真理的追求,對美好未來的憧憬。新時代新征程,安徽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進深空探測實驗室建設,取得了一系列引領性標志性成果。面向未來,安徽將始終以開放姿態擁抱世界,與全球科學界、產業界攜手同行,在聯合攻關、成果轉化、產業培育、人才培養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應對深空探測領域科學挑戰,共同描繪深空探測的光明圖景。
外交部條法司副司長齊大海、聯合國外空司副司長德里斯·艾爾哈達尼、國際空間研究委員會主席帕斯卡爾·埃倫弗倫德、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秘書長江輝、中國首批航天員趙傳東、國際宇航聯合會執行主任克里斯汀·費希廷格分別致辭。大家表示,要從全人類整體的高度和維度來推進小行星治理,致力共同安全,倡導合作共贏,夯實法治基礎,增進空間普惠,持續推進和平利用外空偉大事業。
吳偉仁介紹了小行星探測、防御和資源開發利用領域的國際發展趨勢和最新成果,提出中國小行星探測活動構想,并向國際伙伴發出合作倡議。他指出,小行星探測、防御和資源利用具有體系構成復雜、技術挑戰大、國際合作需求迫切等特點。人類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體,應在小行星監測預警、在軌處置與災害救援等方面協同攻堅,推動小行星探測活動長期可持續開展、惠及全人類。
會議以“小行星探測、防御和資源利用”為主題,來自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駐華大使、國際組織負責人、航天機構代表、科研院所專家等400余人參加。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