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和司法行政工作,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
司法部部長賀榮表示,“十四五”時期,各級司法行政機關立足職能扎實推進法治建設相關任務的落實,以及政府立法、依法行政、刑罰執行、公共法律服務、涉外法治等各項工作,為圓滿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研究起草新一輪的法治中國建設規劃
“新征程,全面依法治國各項任務得到扎實有力推進。”賀榮表示,認真履行中央依法治國辦設在司法部的相關職責,組織協調全面依法治國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取得新成效。
深入落實黨中央關于法治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更加有力,從各地來看,對法治建設履職情況進行述職實現了全覆蓋。推進完善重大行政決策、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機制,以基層司法所為例,全國3.9萬個司法所協助地方政府審核規范性文件、提供法律意見和建議170多萬件。
落實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的相關部署取得顯著成效。部署開展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共選樹90個綜合示范地區和83個示范項目,第三批正在進行中。第八個五年普法規劃深入實施,420萬“法律明白人”深入鄉村社區開展法治宣傳。目前,正在按照黨中央部署抓緊研究起草新一輪的法治中國建設規劃。
以實踐為導向的法治人才培養機制加快建立健全。常態化舉辦“中國法治實務大講堂”,法學院校師生共68萬人次參加。“十四五”以來,有60多萬人取得了法律職業資格。加強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建立51家涉外法治人才協同培養平臺、16家涉外法治研究平臺。
以法治助力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賀榮表示,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基本要求包括統一市場基礎制度、統一政府行為尺度、統一市場監管執法等,“司法部持續加強法律法規制度供給和行政執法監督,以法治助力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在加強法律法規制度供給方面,司法部會同有關部門完成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公平競爭審查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制定修訂工作。同時,全面清理不利于統一大市場建設的相關法規政策。2024年,統籌開展涉及不平等對待企業法律法規政策的清理,已督促有關單位特別是基層修改廢止了1萬多件。
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對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和違規異地執法、趨利性執法等問題得到有效糾治。”賀榮以行政檢查為例介紹,今年1—8月,各地涉企行政檢查數量同比普遍下降30%以上。今年以來,查糾執法突出問題相關案件4.7萬件。
“同時,我們積極回應企業、群眾和執法部門的關切,協調解決執法標準不統一等問題,指導各地在嚴格依法的前提下適用‘輕微不罰’‘首違不罰’,優化執法方式,解決民生難題,體現執法的力度和溫度。”賀榮表示,目前,司法部正在加快制定《行政執法監督條例》,持續健全規范涉企行政執法的長效機制。
對現行行政法規開展集中清理,不斷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5年來,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法律議案53件、制定修改行政法規150件次。同時,堅持立改廢釋并舉,對全部現行600多部行政法規開展了規模最大的一次集中清理,政府立法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更加精準。
“完善備案審查制度機制,強化立法監督。”司法部副部長李明征介紹,2024年司法部推動修改完善《法規規章備案審查條例》。2021年以來共接收各地區、各部門報送國務院備案的法規規章1萬余件,實現備案審查全覆蓋,對審查發現的問題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作出處理。
“十四五”期間,司法部推動行政復議改革完善、提質增效。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于2024年實施以來,新收案件近110萬件,九成以上實現了案結事了。“堅持有錯必糾,加大復議監督糾錯的力度和制度剛性。”司法部副部長胡衛列表示,2024年以來糾正違法和不當行政行為8.2萬件;強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針對執法共性問題制發行政復議意見書、建議書1.1萬余份,附帶審查紅頭文件5226件,有效提升新業態市場準入、新就業群體社會保障、小區物業管理等領域的依法行政水平。
“十四五”期間,民生福祉的法治保障更加堅實,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完善。目前,我國有律師83萬、仲裁員6.7萬、公證員1.5萬、司法鑒定人4萬、法律援助工作人員1.2萬,每年辦理各類業務4000多萬件。
“司法部在引導好、管理好、服務好律師隊伍上持續采取務實措施。”司法部副部長吳言軍介紹,司法部引導廣大律師踐行法治為民宗旨,參與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和律師調解等工作,每年提供公益法律服務300多萬次。
目前,全國在人民法院、公安機關、信訪等部門共設立調解組織2.8萬個,大量矛盾糾紛通過銜接聯動機制及時就地化解。“十四五”期間,全國調解組織年均調解各類糾紛近1600萬件,調解成功率95%以上。
“基層司法所是化解矛盾糾紛的重要力量。”吳言軍表示,“十四五”期間,全國司法所每年調解矛盾糾紛800多萬件,解答群眾法律咨詢2950萬人次,在促進基層依法治理、維護社會安全穩定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記者 張 璁)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