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中藥材、森林食品、森林康養……發展林下經濟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安徽省林業局近日發布《安徽省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30年)(征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眾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做優林下中藥材產業、做大森林食品產業、做強森林康養產業、推動與“以竹代塑”產業融合發展,力爭到2030年,全省林下經濟利用林地面積超1500萬畝,總產值突破1200億元。
釋放空間 探索林下空間經營權流轉
什么是林下經濟?簡單來說,就是指依托森林、林地及其生態環境,遵循可持續經營原則,以開展復合經營為主要特征的生態友好型經濟,包括林下種植、林下養殖、相關產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觀利用等。
我省森林資源豐富。征求意見稿提出,在符合規定保留郁閉度的前提下,支持利用森林資源發展林下經濟。結合國家儲備林等項目建設,優化林分結構,釋放林下發展空間。探索推行林下空間經營權流轉,發放“林下空間經營權證”。允許通過租賃、特許經營等方式,有償使用國有森林資源資產發展林下經濟。
豐富飯碗 優先支持種植高附加值食用菌
大力發展林下特色產業,征求意見稿提出,做優林下中藥材產業,把林下種植中藥材作為促進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分批次發布安徽省道地藥材目錄,圍繞石斛、黃精、靈芝、茯苓等,打造林下中藥材特色產業集群。到2030年,全省林下種植中藥材利用林地面積達150萬畝。
森林是重要的食物來源,也讓中國飯碗更豐盛。征求意見稿提出,做大森林食品產業,踐行“大食物觀”,充分挖掘林菌、林果、林菜、林茶、林油等潛力,優先支持林下種植竹蓀、羊肚菌、香菇、木耳等高附加值食用菌,因地制宜建設一批規模化發展的特色基地。到2030年,全省發展林下森林食品產業利用林地面積達900萬畝。
做強森林康養產業,征求意見稿還提出,充分利用森林、濕地等優質景觀資源,積極推動森林康養與文化旅游、醫療養老、自然教育、科普研學、戶外運動等融合發展。挖掘古樹名木文化和生態價值,開展古樹公園建設。到2030年,建設省級高質量森林康養目的地100個,全省發展森林康養產業等利用林地面積達450萬畝。
科創引領 重點突破高效仿野生栽培等技術
發展林下經濟離不開科技創新引領。征求意見稿提出,加強良種選育與良機研發。設立林下經濟重大科研專項,重點支持選育和引進適合林下環境的優質、高產、抗逆性強的中藥材、食用菌等優良品種,加強鄉土優良品種保護與利用,研發和推廣適應林地環境的輕簡化、智能化機械裝備。
同時,征求意見稿還提出,強化關鍵技術攻關,支持產學研共建省級林下經濟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等平臺,重點突破高效仿野生栽培、林業有害生物綠色防控、保鮮儲運及精深加工等關鍵技術,建設一批科技含量高、示范作用強的林下經濟基地。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劉媛媛 實習生 方一舟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