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記者從安徽省稅務局獲悉,依托全省統一的“智慧非稅”互聯互通平臺,安徽全面構建數據采集、信息共享、智能處理、閉環反饋、立體防控全鏈條監管服務體系。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安徽省非稅收入“非接觸式”繳費占比突破90%,企業繳費成本同比顯著下降。
“現在非稅申報繳費真便利,安徽省電子稅務局一鍵申報、規范監管,大幅提升了我們申報非稅收入的便利性和合規性。”近日,一家企業的財務負責人劉湘波高興地表示,因為他用時不到3分鐘就順利完成了水土保持補償費申報繳費。
自從非稅收入征管職責劃轉至稅務部門以后,為了解決申報繁瑣、監管難、協同性低等問題,安徽省稅務局創新推出“便利化申報+規范監管”雙軌工作機制,基本建成以“規則+數據+責任”為驅動的全鏈條非稅申報管理機制。
聚焦繳費繁瑣難題,安徽省稅務部門構建“核定約定類、自行申報類、委托代征類”三級分類管理體系。
其中,針對核定約定類費種申報,包括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設費等5個費種,實行“零修改直申報”服務,安徽省電子稅務局自動生成申報表,繳費人若無異議即可一鍵申報繳費。
針對自行申報類費種管理,包括教育費附加、 地方教育附加、文化事業建設費等5個費種,構建“確認式申報+填表式申報”雙服務矩陣,通過智能算法實現自動預填,繳費人可通過電子稅務局核對修改。
針對委托代征類費種申報,包括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中央水庫移民扶持基金(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基金)等委托代征(代收代繳)類和礦產資源專項收入、水土保持補償費、生活垃圾處理費中的自行申報部分,繳費人可在安徽省電子稅務局全流程辦結。
“智慧非稅”互聯互通平臺縱向貫通省、市、縣三級,橫向聯通各費源管理部門,實現費源信息“一鍵推送”、申報數據“自動預填”、繳費流程“云端流轉”、風險防控“零障礙”協作。
以土地出讓金繳納為例,自然資源部門在土地出讓合同簽訂后,實時將地塊信息、繳費金額等12項核心數據推送給稅務部門,企業登錄電子稅務局即可自動獲取數據預填表單,無須手動填報數據和重復提交材料,最快僅需15分鐘即可辦結繳費手續,全流程辦理時限壓縮80%。繳費人申報繳款后,自然資源部門可同步查詢稅收征管系統繳費信息。
合肥晚報-合新聞記者 吳奇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