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和襄高速公路交能融合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系安徽省首個規模化高速路域光伏工程,為交通基礎設施綠色轉型提供了全新范本。
和襄高速公路交能融合項目正式開工。熊佳慧攝
據介紹,項目位于G4222和縣至襄陽高速公路舒城(千人橋)至金寨(皖豫界)段,項目規劃總裝機容量約8.524兆瓦,預計年均發電量約為848萬千瓦時,年減排二氧化碳約4170噸,節約標準煤約2586噸。
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對能源的精準調控與高效分配,根據高速公路不同區域、不同時段的用電需求,智能調配電力資源,確保電力供應的可靠性與穩定性。
同時,能將白晝服務區的高峰用電、夜間隧道的持續照明,以及沿線通信設備的穩定供電,通過智能算法實現電力資源最優調配,顯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傳統能源消耗。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隧道口復雜地形,項目創新構建“隧道口光伏廊道”交能融合場景,將光伏組件與隧道周邊環境深度適配巧妙結合,在保障通行安全的基礎上,高效盤活隧道口閑置空間開展光伏發電。
自規劃之初,和襄高速項目便將能源融合理念貫穿高速公路全生命周期,從設計、施工到未來運營維護,每個環節都緊扣“交通+能源”協同發展目標,旨在推動高速公路從傳統“能源消耗端”向“能源創造端”轉型升級。(汪瑞華、李艷秋、熊佳慧)
責任編輯:王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