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墨、歙硯、徽州文獻、新安書畫……安徽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內的國家級藏品件件都是寶,無不讓人感嘆徽文化的博大精深??扇绻础版傪^之寶”來評定,非該館國家一級文物——北宋“文府”墨錠莫屬。10月13日,“家在江南”主題采訪團在安徽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采訪得知,這錠在北宋時期制作的“文府”墨已有千年歷史,墨歷經千年水中浸泡而大體未變,堪稱罕見。作為水中出土文物,在我國墨業是首例。
鎮館之寶水中浸千年
安徽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講解員汪文優介紹,目前收藏有國家一級文物34件、二級文物144件、三級文物3913件,件件都是“寶物”?!斑@里是安徽省內繼省博物館之后的第二家國家一級博物館,也是安徽省內目前地市級唯一的一家一級博物館。”
眾多“寶物”中,要說“鎮館之寶”,非“文府”墨莫屬?!啊母悄壳皣鴥瓤脊虐l現出土唯一的北宋時期墨錠?!蓖粑膬炗眠@句話涵蓋了“文府”墨的歷史價值。
透過展品水晶玻璃,記者看到這錠墨并不起眼,汪文優介紹,這件徽墨珍品長8.3厘米,寬2.7厘米,厚0.9厘米,重18.2克。雖然尺寸平平,但它卻是從千年前的北宋時期墓葬中出土的。
1978年,黃山市祁門縣城區的茶科所基建工地施工中,施工人員發掘出了一座古墓葬??脊湃藛T在墓葬清理中發現了金絲楠木棺槨,說明了墓主的身份富貴。又透過一些出土的文物,確定該墓葬大致是北宋時期的?!白詈?,挖掘人員在棺底積水里竟發現了一個錠墨?!蓖粑膬炚f,墨呈扁長方形,墨的上端殘缺五分之二,中部裂為兩截,由于正面殘留楷書“文府”二字,故命名“文府”墨。
“文府”墨曾東渡日本展出
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經專家考證,這錠“文府”墨為北宋時期制作,至今已有千年歷史,堪稱罕見。作為水中出土文物,在我國墨業也是首例。
據介紹,1985年4月,安徽省文房四寶東渡日本展出,徽州的“文府”墨因為其很高的文物價值和歷史價值,引起了日本文化界高度關注,諸多疑問也隨之而來,尤其是千年不變的徽墨究竟如何制作出來的?
“徽墨在選材和制作技藝上都達到了極致。制作出來的徽墨“堅如玉、紋如犀、色如漆”?!蓖粑膬灲榻B,“文府”墨能在積水里保存千年大體未變,毫發未損,其中奧妙也就在于精選了上等材料和采用了精湛的傳統手工制作技藝。
“因為有了墨,我國歷代書法名家的珍貴書畫品得以保存,光耀千年。”汪文優說,眾多的典籍和拓片也得以流傳于世,才有了我國雕版印刷術的普及,“徽墨里,藏了一座徽州古城,也閱盡了燦爛的徽州文化?!?/span>
徽文化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支力
徽州與江南山水相連,徽文化對于江南文化有怎樣的影響與促進?當日,安徽師范大學教授王習勝告訴記者,江南文化是長三角地區共同的文化資源和精神家園,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文化基礎?!盎瘴幕情L三角一體化發展乃至國家發展的一個重要支力,徽文化使江南文化更精彩。”王習勝表示,徽州與江南山水相連,相互影響,徽州文化豐富了江南城市文化,徽商所體現的艱苦奮斗、不折不撓、回饋社會、重學信教等精神內涵和寶貴品質,更助推了長三角的社會轉型。
王習勝認為,當前,在全面貫徹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著力推進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大背景下,必須挖掘好、利用好豐富的江南文化資源,持續深化區域文化的交流交融,積極推動區域文化的協同發展,持續提升區域文化軟實力。(記者 吳洋 張毅璞)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