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上午,由光明日報社、江蘇省委宣傳部、無錫市委主辦的第二屆江南文脈論壇在無錫開幕。此次論壇吸引了國內外相關研究領域專家學者、長三角地區知名文化學者400多人參加。其中,還有來自安徽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安徽大學、安徽省桐城派研究會的專家學者將參加部分分論壇活動,共同圍繞“江南文脈的文化符號與精神標識”“地域文化的國際傳播”“從典籍看文脈”等主題展開對話和交流。
本次論壇以“文脈傳承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為主題,旨在從文脈傳承的歷史視角、國家戰略的宏闊視野,審視和探討江南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當代價值,提煉和展示江南文化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促進江南文化的傳承發展和轉化創新,提升江南文化的凝聚力和影響力。論壇期間將舉辦一場主論壇、十場分論壇、六場高端對話、一場圓桌會議,進一步深挖江南文化的時代價值。
開幕式上,“江蘇文脈整理與研究工程”重要成果之一《江蘇文庫》第二批成果182冊圖書發布,包括《書目編》28冊、《史料編》40冊、《方志編》42冊、《文獻編》40冊、《精華編》22冊、《研究編》10冊。
同時,《江蘇文庫》數據庫正式上線。數據庫包含資源分類導航、古籍全庫檢索、資源統計可視化、人物資料等模塊,提供在線閱讀、原版閱讀、筆記、復制、引用、原版影印圖片縮放等功能。這個數據庫,不僅為專業讀者服務,也面對廣大的普通讀者,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打破專家與廣大讀者之間的知識與信息壁壘,讓更廣大的讀者更加容易學習和使用古籍,了解中國的優秀文化。
開幕式結束后,舉行了論壇主旨演講。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葉小文,國際計量經濟學會院士、國家千人計劃專家,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香港經濟學會會長張俊森教授,國際文化關系哲學協會會長、維也納大學講席教授格奧爾格·斯坦格,華東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哲學學部委員童世駿教授,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副會長、南京大學域外漢籍研究所所長張伯偉教授,圍繞陽明心學,文化、政策與發展,文化間的倫理感通,江南文脈與大學精神,江南文脈與東亞文明等主題展開交流與研討,奉上一場思想和學術的盛宴。(記者 汪喬)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