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在阜陽岳家湖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成果介紹會上,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介紹,岳家湖遺址主體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存,另有少量宋、明、清遺存,文化面貌與大汶口文化尉遲寺類型相似,年代距今4500年至5000年,是阜陽市潁州、潁東、潁泉三區發現發掘的唯一一處以新石器時代遺存為主的遺址,阜陽三區的歷史提前到距今5000年。
岳家湖新石器時代遺址位于阜陽市潁東區朝陽大道與潁河東路交叉口東南角。2020年6月至11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潁東區文旅局對該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掘面積500平方米。岳家湖遺址在此次發掘中共分3個發掘區,一區發現1座宋代磚砌水井,出土少量陶瓷殘片;二區發現有壕溝、墓葬、灰坑、祭祀坑等遺跡30余處;三區發現灰坑、墓葬等20余處。
本次發掘出土了大量遺物,其中以陶器為主,少量石器、骨器,為研究皖西北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面貌、大汶口文化的西遷及與中原仰韶文化的關系等重大問題提供了珍貴資料。(記者 安耀武)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