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文化

我省切實提升非遺保護水平 留住江淮文脈的根與魂

來源:安徽日報2021-09-17作者:張理想

走過歷史長河,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道動人的風景,傳承著原生態(tài)的文化基因,保留著具有當?shù)孛褡搴偷赜蛱厣奈幕琛=陙恚沂∝瀼亍氨Wo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fā)展”的工作方針,切實提升非遺保護水平,為延綿不絕的江淮文脈留住根與魂。

譜系 健全名錄體系,筑牢法治屏障

合肥市“包公故事”入選民間文學類,亳州市“西涼掌(亳州晰揚掌)”、臨泉縣“臨泉雜技”入選傳統(tǒng)體育、游藝與雜技類,“徽菜烹飪技藝”入選傳統(tǒng)技藝類,祁門縣“中醫(yī)診療法(祁門蛇傷療法)”入選傳統(tǒng)醫(yī)藥類……今年6月,國務院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和擴展項目名錄,安徽11個項目入選,由此全省國家級非遺名錄項目達到99項。

“名錄制度”是保護非遺不可替代的重要措施之一。省文化和旅游廳非遺處相關負責人說:“我省深入整理挖掘非遺代表性項目的歷史、文學、藝術和科學價值,將符合條件的非遺資源納入省、市、縣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體系予以保護,目前已認定公布了五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和六批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并積極推薦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申報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

安徽,是名副其實的非遺大省。近年來,我省不斷健全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名錄體系,一批珍貴、瀕危和具有重要價值的非遺項目得到有效保護。截至目前,除了99項國家級非遺,全省還擁有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3項,省級479項,市、縣級5600余項;國家級非遺傳承人119名,省級792名,市、縣級7100余人。此外,我省還先后建立3個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87個省級非遺傳習基地(所)。

法律法規(guī)為保護非遺筑牢法治屏障。從出臺《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安徽省級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管理暫行辦法》《安徽省徽州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建設管理辦法》,到編制《安徽省“十四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行動計劃》《安徽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等規(guī)章制度,全省非遺保護法律和規(guī)定不斷健全。

傳承 合理開發(fā)利用,豐富鄉(xiāng)村圖景

傳承古法制造的宣紙、雕琢細致精美的歙硯、芬芳四溢的蓮蓬香包、軟糯香甜的黑糖棗……今年6月12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的“非遺購物節(jié)”在云端擺開市集,精選近40款江淮特色非遺產品,涉及生活中吃、穿、用多個品類,讓觀眾足不出戶就能暢享大美安徽非遺之旅,聆聽匠心傳承的非遺故事。

非遺深植于時代環(huán)境的土壤,一旦脫離了百姓生活,可持續(xù)性生產便失去了活力,有序傳承就有“斷線”的危險。近年來,我省推進傳統(tǒng)工藝振興行動,發(fā)掘和運用傳統(tǒng)工藝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和工藝理念,豐富傳統(tǒng)工藝的題材和產品品種,開發(fā)出一批手工精湛、面向大眾、具有非遺元素的傳統(tǒng)工藝品及衍生品。特別是2018年,我省與故宮博物院合作,建設故宮文創(chuàng)館徽派傳統(tǒng)工藝館,目前已推出故宮屋脊獸書簽尺、文房四寶禮盒、遠山香盒等“安徽品牌”文創(chuàng)產品200余種。

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過程中,充分挖掘具有經濟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積極開展生產經營活動,不僅讓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重新煥發(fā)勃勃生機,更帶動了農民增加收入、豐富了鄉(xiāng)村文化圖景。“近年來,我省探索‘非遺+扶貧’模式,依托黃崗柳編、王河舒席兩項適于帶動就業(yè)、從業(yè)人員較多、有市場潛力的非遺項目,建設阜南縣天億黃崗柳編、萬家和柳編、潛山市王河舒席等3個非遺扶貧就業(yè)工坊,并納入脫貧攻堅項目庫,涉及建檔立卡貧困戶100余家、貧困人口400多名。”省文化和旅游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相關負責人說。

位于潛山市的欣興鑫舒席專業(yè)合作社,以“前店后廠”“公司+農戶”的形式開展生產經營,持續(xù)打響省級非遺王河舒席品牌。合作社總經理唐滿結說:“我們合作社在梅城、油壩、王河等鄉(xiāng)鎮(zhèn)辦有40多個車間,員工700多人,多為本地農民。合作社年產舒席3萬余床,年產值2000多萬元,占領全國七成左右市場。雖然企業(yè)利潤并不高,但是在安排農民工就業(yè)方面成效明顯,幫助農戶人均年增收1萬多元。”

弘揚 展示非遺風采,傳播江淮魅力

界首彩陶,我國民間藝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界首彩陶燒制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遺名錄。走進界首市博物館,一股濃郁的鄉(xiāng)土文化氣息便迎面撲來,一件件不同歷史時期的彩陶映入眼簾,大小不一、器型各異、圖案迥然,讓人仿佛進入彩陶藝術的殿堂。界首市博物館館長趙冰介紹:“為了讓青少年深入了解家鄉(xiāng)的文化底蘊,我們專門開辟‘界首彩陶陳列館’,常態(tài)化開展彩陶體驗活動,帶領孩子們學習彩陶知識、接觸制陶技藝,逐漸發(fā)展為具有參與性、互動性和體驗性的社教文化品牌活動。”

非遺進景區(qū),持續(xù)提升秀美山川的“文化范兒”;非遺進校園,讓孩子近距離觸摸文化瑰寶;非遺進社區(qū),帶著久違的民俗走進百姓生活……我省大力推動非遺展示展演推廣行動,邀請非遺專家、學者傳承人進景區(qū)、進校園、進社區(qū)、進軍營、進公共文化場館,講授知識、傳授技藝,讓人民群眾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和參與非遺,增強文化認同感。

“近年來,我省成功舉辦中國非遺傳統(tǒng)技藝大展、長三角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展,并組織非遺項目參加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產節(jié)、中國傳統(tǒng)工藝邀請展、中國(淮安)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展、全國非遺曲藝周等活動,將江淮特色非遺推廣出去、傳播開來,受到廣泛關注。”省文化和旅游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尤其是結合“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國慶、春節(jié)等節(jié)日,全省持續(xù)開展“非遺購物節(jié)”“非遺過大年 文化進萬家”等品牌活動,展示非遺魅力,烘托節(jié)日氛圍,收獲城鄉(xiāng)群眾普遍點贊。

將傳統(tǒng)藝術與玻璃工藝相結合的天長“天官畫”,吸收學院派雕塑方法的界首彩陶,融入時代精神的阜陽剪紙……近年來,我省非遺在保留傳統(tǒng)特色的同時,不斷推出具有現(xiàn)代設計感的文創(chuàng)產品,張揚濃郁的安徽風格,擦亮醒目的安徽印記。從深圳文博會到長三角文博會,越來越多的安徽非遺產品正在閃耀“世界之窗”,徽風皖韻的文化魅力得以傳向五湖四海。阜陽開源剪紙藝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肖淑勤以阜陽剪紙為例說:“作為扎根民間的傳統(tǒng)藝術,剪紙也要在不斷創(chuàng)新中傳承發(fā)展,多創(chuàng)作反映現(xiàn)實生活、弘揚時代精神的優(yōu)秀作品。”


責任編輯:陸迪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wǎng)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qū)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lián)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观看| 国产一级片大全|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网站| 欧美性色黄在线视| 交换朋友夫妇2| 香瓜七兄弟第二季| 奇米影视第四色在线|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仑精品| 欧美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天天拍天天干天天操| 岛国大片免费观看| 丰满女邻居的嫩苞张开视频 | 欧美婷婷六月丁香综合色| 国产免费私拍一区二区三区| 99热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日本在线理论片| 亚洲熟妇中文字幕五十中出| 色偷偷91综合久久噜噜app| 国产精品内射视频免费| 97在线观看中心| 杨幂精品国产福利在线| 免费视频爱爱太爽了| 国产大秀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天天干在线免费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视频| 成人网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99热66这里只有精品一| 日本一区高清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 欧美日韩高清性色生活片|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添动视频 |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日本高清va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粗大白浊受孕h鞠婧祎小说| 国产免费啪嗒啪嗒视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