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凌家灘又“火”了一把!原來,北京冬奧會獎牌背面設計靈感正是來源于凌家灘遺址出土的玉雙聯璧,世人的目光又再次聚焦到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剛剛試運營不久的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也因此掀起了一波“考古研學游”熱潮,來此的游客絡繹不絕。去年10月18日,凌家灘遺址入選“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為安徽省唯一。
凌家灘文化有何神秘之處?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將有何建設新進展?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番!
跨越千年凌家灘玉文化驚艷世界
1987年,凌家灘遺址的第一座墓葬首次發掘,北京冬奧獎牌靈感來源的雙聯璧也正是出土于此。有學者認為,雙聯璧“同心圓”外圓有四個直角對稱的圓孔,代表了四方,內圓代表人們生活的空間。內圓與外圓之間的弧形連線分割了內圓與外圓,也在玉璧上形成了一個中軸線。許許多多懸而未解的謎題愈發讓凌家灘蒙上一層神秘面紗——出土玉器上有的孔徑僅有0.15毫米,可謂是細如發絲,這種技術即便在現代也不易做到,凌家灘當時的玉器鉆孔技術令人稱奇!
凌家灘出土的玉鷹(復制品)
凌家灘遺址位于含山縣銅閘鎮長崗村,北靠“江北小九華”太湖山,南抵長江支流裕溪河,是一處距今5800~5300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心聚落遺址,總面積達220萬平方米。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以來分別被納入國家“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重要大遺址保護規劃。凌家灘遺址的文化價值因其自身的獨特性和代表性,成為長江流域一支相對獨立的考古學文化,2012年被命名為凌家灘文化,與遼寧紅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并稱為“中國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
在考古發掘過程中,凌家灘出土了大量精美玉禮器、石器、陶器等3000多件珍貴文物,其中尤其以精美玉石器著稱世界。在1200多件玉石器中,代表性玉器有人、龜、鷹、龍等。玉龜、玉版、玉人、玉勺等100多件一級文物,現被珍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凌家灘出土的玉鷹、玉龍、玉版等珍貴玉器不僅反映了當時高度發達的工藝制造水平,更反映了5000多年前先民的思想與智慧。
凌家灘文化是中國玉文化發展史上的第一次高峰,奠定了中國玉文化發展的基石,在中華文明起源和形成過程中具有標志性地位,為研究五千年中華文明史提供了實物例證。考古界泰斗張忠培老先生評價凌家灘文化為“中國僅此一家,世界別無分店”。
古今聯動遺址公園帶你領略古老文化的魅力
2013年,國家文物局正式批準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是安徽省首批兩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之一。去年年底,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開啟試運營吸引了不少考古愛好者的目光。
參觀人員用顯微鏡觀察凌家灘出土的古代生物體標本
據了解,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以大遺址保護為核心,遺址公園規劃面積3.35km2,計劃投資15億,公園建設包括考古與探源體驗館、墓葬祭祀區展示、紅燒土展示、遺址博物館、文化村、遺跡展示棚、景觀農田等主要板塊。游客只要在公園中逛一圈,就能體驗“穿越”回新石器時代的感覺。
2022年是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的關鍵之年,將重點實施“3221”項目,即3個文保項目、2個配套項目、2個謀劃項目、1個重點項目,深入考古研究。
3個文保項目:續建外環壕展示項目、遺址圍欄項目,加快施工進度,力爭2022年上半年全部完成;新啟動建設環境整治提升項目。2個配套項目:配合做好考古研學小鎮文創街區項目建設,力爭2022年年底前完成項目主體建設;啟動建設投資1000萬元日處理1000噸污水處理廠項目。2個謀劃項目:啟動謀劃大港河休閑度假區和東西山河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提前做好項目的規劃、用地等各項前期工作。1個重點項目:續建遺址博物館土建項目,加快建設進度,力爭2022年年底前完成主體工程建設任務,同時做好遺址博物館配套設備采購和展陳方案設計等工作,確保遺址博物館各項工作有效銜接、無縫對接。
游客只要在公園中逛一圈,就能體驗“穿越”回新石器時代的感覺
在考古研究方面,將繼續配合好省考古所開展凌家灘遺址考古發掘工作,計劃與良渚考古遺址公園等單位做好對接,打造文化高地、融入長三角,開展良渚、紅山、凌家灘玉器聯展進國博活動。計劃舉辦更高質量的第二屆凌家灘文化論壇,申報國家級研學旅行基地,五年內力爭進入世遺預備名單。
各類研學游活動也將在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內開展,后期還將積極對接研學開發團隊,建設研學營地,開發研學課程,培養師資團隊。此外,還將結合考古研究成果,探索開發各類凌家灘文創產品。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