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文化

在文化滋養中享受美好生活

來源:安徽日報2023-01-18作者:張理想 張岳

實施重點文藝項目、戲劇創作孵化計劃;加快安徽省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等建設;啟動建設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安徽省域中心,發展壯大數字音樂、數字出版、視頻直播產業基地;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打造眾多“小且美”、業態多元新型文化空間……《政府工作報告》就促進文化產品和服務提質升級提出一系列重要任務,增加城鄉文化選項、扮靚百姓文化生活,引起兩會代表委員熱議。

挖掘江淮底蘊,傳承文化基因

安徽歷史悠久,人文厚重。省政協委員、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葉潤清認為,研究安徽地域文化,科學路徑是關鍵。“我們要梳理長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史前和歷史時期的文化譜系,找準安徽在我國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發展進程中的基本方位。同時,深入挖掘、分類闡釋安徽在科學、藝術、文化、社會、思想等主要領域的代表性成就和核心價值。然后,依托先賢名哲存世著述及代表性研究成果,結合重要考古發現,構建安徽思想文化標識體系。”葉潤清說。“提升安徽文化的認同感和影響力,關鍵要加強安徽地域文化研究頂層設計。”葉潤清建議,我省要就做好安徽地域文化研究開展專題調研論證,設立重點課題并成立專門領導機構和日常管理機構,積極組織重點科研機構、重點高校及各市文化部門協同配合。最終,以安徽科技、藝術、哲學等為基本類別,編纂出版系列叢書,突出安徽在主要領域取得的源頭性、標志性和集大成性的成就與貢獻,在此基礎上謀劃構建安徽地域文化特別是思想文化標識體系。

一曲拉魂腔,悠悠淮河情。數百年來,泗州戲唱響淮河兩岸,走進新時代,依然散發著魅力與活力。“泗州戲具有強烈的地域文化特征,深受城鄉群眾喜愛。發掘、保護、傳承、創新泗州戲,對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具有深遠影響。”省人大代表、安徽省泗州戲劇院一級演員孫玥說。

近年來,從傳統經典《楊八姐闖幽州》到現代新戲《綠皮火車》,孫玥嘗試不同題材優秀作品,創新傳承戲曲藝術;從偏僻的鄉村舞臺到耀眼的國外劇場,她將徽風皖韻魅力帶給廣大觀眾,努力傳播戲曲文化。“中華優秀戲曲應與時俱進,傳承和創新并行向前發展。”孫玥認為,“泗州戲的發展要緊扣時代脈搏,堅守人民立場,創作出既有時代感又具貼近性的優秀作品,更要深入基層、扎根群眾,把歡樂和文明帶給千家萬戶,在贏得人民群眾口碑的基礎上,奠定自己藝術的豐碑。”

發展融合業態,創新文化產品

從創排紅色題材黃梅戲《不朽的驕楊》《鄧稼先》,到打造國風連載漫畫《女駙馬》、直播大型演出、網上教唱黃梅戲,再芬黃梅藝術劇院不斷“出圈”,彰顯黃梅戲在傳承發展中的勃勃生機,推動演藝產業規模不斷成長壯大。“優秀的文化藝術既能滿足人們的精神生活需要,又可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省人大代表、再芬黃梅藝術劇院青年團副團長吳美蓮說,近年來,我省文化產業規模持續擴大,文化新興業態不斷涌現,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放眼江淮大地,文化“軟實力”正在變成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硬支撐”。

黃梅戲是安徽一張亮麗的文化名片。“傳承弘揚黃梅戲,可以通過形式多樣的會演、評比營造藝術氛圍,進而推動優秀文藝作品的創作與生產。”吳美蓮說,“演藝產業是文化產業的核心之一,‘演藝+旅游’有助于地方打響品牌、樹立形象,更能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產業升級。”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近年來,我省全面推進“數字江淮”建設,不斷提升文化產業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在省政協委員、安徽財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王姝文看來,我省文化產業數字化還存在產業鏈和價值鏈較短、數字核心技術較弱、數字平臺運營亟待規范等問題。

“面對當前數字經濟帶來的產業變革,我省可以由政府部門、金融機構、數字平臺、文化企業、中介組織組成文化產業數字化轉型協作體系,形成文化產業數字化轉型合力。同時,健全文化產業數字化要素支撐體系,打通‘數字化采集—網絡化傳輸—智能化計算’的數字鏈條。”王姝文認為,在推進文化產業數字化的過程中,更要完善文化產業數字化協同治理體系,應該完善法律法規和監督管理機制、健全數字技術規則。尤其是文化企業,更要對數據泄露等風險做好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處理預案。

提升服務能力,豐富文化供給

博物館是一座城市的“窗口”和“客廳”。“非國有博物館是博物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非國有博物館發展,有利于豐富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完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保護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省人大代表、黃山市徽州雕刻博物館館長洪建華建議,出臺政策支持非國有博物館發展,盤活非國有博物館館藏資源,推出系列網上文化服務項目與平臺,拓寬文化產品營銷推廣渠道,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綜合能力。

文化場館“遍地開花”,群眾共享“文化大餐”。省人大代表、合肥市廬陽區海棠街道清華社區黨委書記李全認為,公共文化活動需要場所場地,由于早期城市發展規劃不夠重視,導致一些群眾文化活動場館和場地建設配比不足。“我們要加大文化場所建設力度,進一步完善城市社會功能,不斷增加群眾的文化選項。”李全說。

去年,包括安徽四大名茶在內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源遠流長的安徽茶文化驚艷世界。“作為祁紅人,我深感光榮,祁紅發展正當時。我們要扎實做好非遺系統性保護,推動中華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省政協委員、國家級非遺祁門紅茶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王昶說。

“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有效增加旅游市場產品供給,讓城鄉居民暢享徽風皖韻魅力。王昶認為:“我們要持續擦亮‘世界名片’,一方面要秉承工匠精神,守好祁紅的品質,把祁門紅茶制作技藝傳承下去、發揚光大;另一方面要推動茶文旅融合發展,全力打造中國名茶之都,讓一片葉子帶富一方百姓,打造全國最美麗鄉村、最美風景線。”


責任編輯:陸迪

Copyright?中共安徽省委《江淮》雜志社版權所有皖網宣備090008號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8001726號-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紅星路1號省委辦公廳服務樓8樓聯系電話:0551-62609367郵編:23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女人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女人自慰AA大片| 亚洲中字慕日产2021| 深夜动态福利gif动态进| 午夜精品福利影院| 超清高清欧美videos| 国产成人愉拍精品| 亚洲综合校园春色| 国产精品美女视频| 99rv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 一级做α爱**毛片| 无码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播放搜索 |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激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观看激色视频网站(性色)| 老汉色老汉首页a亚洲| 国产乱码卡一卡2卡三卡四| 黄又色又污又爽又高潮动态图| 国产精品国产免费无码专区不卡| 91香蕉污视频| 国产麻豆精品精东影业av网站| 99精品国产成人a∨免费看| 女人扒开屁股桶爽30分钟| 三级国产女主播在线观看| 成年女人色毛片| 中文字幕影片免费在线观看| 日产精品一卡2卡三卡4乱码久久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迷| 97碰公开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校园另类小说区| 天天影视色香欲综合免费| 国产精品免费拍拍1000部| 2021乱理片宅它网|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5252色欧美在线男人的天堂|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2021日韩麻豆|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满| 草草影院www色欧美极品| 国产精品特黄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