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合肥市市政工程管理處新港基地施工現場,書法家為農民工書寫春聯。當日,省圖書館聯合合肥市市政工程管理處開展“文化走基層”活動。 本報記者 許昊 本報通訊員 殷俊 攝
省書協的書法家展紙揮墨書寫春聯,省攝協的攝影家端起相機拍攝全家福,省舞協的青年舞蹈演員教授廣場舞,省劇協的戲曲名家獻上沁人心脾的名劇名段……近日,巢湖市烔煬鎮南湖方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一片熱鬧的景象,一位位文藝名家走進熱情的鄉親們中間,送上豐富的“文化年貨”,帶來冬日的溫暖。
連日來,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廣播電視局、省文聯組織的“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暨向群眾“送文化年貨”活動,在江淮大地廣泛展開。各地文化文藝工作者扎根基層、服務群眾,創作推出一批群眾喜聞樂見的特色文化產品,開展形式多樣、內容充實、內涵豐富的文化藝術活動,將歡樂和文明送到千家萬戶,將黨的聲音和關懷傳遞到百姓心間。
在阜陽市潁州區“金聲音”合唱團的排練室里,省音協文藝志愿服務小分隊為合唱團的成員及當地聲樂愛好者們帶來一堂別開生面的藝術指導課,深入淺出地講解合唱聲部概念、指揮技巧等音樂知識; 在寧國市云梯畬族鄉,安徽樂團民族管弦樂團文藝小分隊冒著綿綿細雨,將高雅的音樂會搬到偏僻的山村;在安徽叉車集團禮堂里,省歌舞劇院文藝小分隊為一線工人師傅獻上一臺節目形式多樣的晚會……
從工礦企業到學校,從鄉鎮社區到革命老區,一組組文藝小分隊,一支支“紅色文藝輕騎兵”,將優質的精神文化食糧送進千家萬戶。省歌舞劇院青年演員莊群多次參加基層慰問演出,她欣喜地說:“走上村里文化樂園大舞臺,就像走進村民家里,感覺和鄉親們的距離更近了。”
搭建基層舞臺,唱響百姓心聲。依托社區文化中心、鄉鎮文化站、村級文化服務中心、農民文化樂園,各地群眾自編自導自演文藝節目,舉辦一臺臺鄉村或社區迎春晚會,為基層群眾的文化生活增添一抹濃彩。
街坊鄰居出節目,優秀典型上舞臺,包河區萬年埠街道通過舉辦春節聯歡會,提升社區居民參與度和凝聚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匯聚“草根”藝人,展現地方文化,來安縣網絡百姓春晚為全縣居民獻上一臺散發濃郁“土菜風味”的文藝大餐……上不了春晚就上“村晚”,當不了明星就當“民星”。不要說“土得掉渣”,鄉村舞臺上的原生態節目訴說著久違的鄉愁;不要嫌“不夠專業”,社區禮堂里表演著街坊鄰居的拿手好戲。萬年埠街道萬慈社區居民徐安偉欣喜地說:“想不到鄰居們這么有才,街道‘春晚’和電視晚會一樣好看!”
人民需要藝術,藝術也需要人民。向群眾“送文化年貨”活動讓基層百姓共享文化成果,已經成為我省春季期間豐富群眾文化活動、提升傳統節日內涵的品牌活動。省攝協主席許國說:“我省文藝家將深入基層、深入鄉村、深入一線,為百姓書寫、為群眾繪畫、為人民高歌,把最美的作品奉獻給父老鄉親。”
責任編輯:史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