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86歲的著名話劇表演藝術家于是之,永遠告別了他深情依戀的生活、情寄一生的話劇舞臺。于是之曾任祖國劇團、北平藝術館、華北人民文工團演員,后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員、藝委會副主任、副院長,主演過《龍須溝》、《駱駝祥子》、《茶館》、《洋麻將》等劇。
1958年,于是之在人藝院長焦菊隱導演的老舍名劇《茶館》中扮演王利發一角色,展現了爐火純青的演技,使這一角色和這一版《茶館》都成為了中國話劇史上的經典之作。而他的主要著作有《于是之論表演藝術》、《演員于是之》等。于是之患病多年,近年更常在醫院度過,如今過世,許多劇迷以及后輩演藝人員都向他表示致敬,稱他為偉大的演員。
于是之其人
于是之1927年7月9日出生于唐山,百日喪父,幼年艱辛,家境貧困。同年他隨母親遷回北京。于是之的童年是在貧寒中,在不得不常常靠典當和親友的資助中度過的。于是之小時候的一個志愿是長大當語言學家,另一個志愿就是畫畫,還有一個志愿就是做個文學家,反倒是從來沒有對演戲這個行當有過興趣。他念完初中后,為了生活到處找工作。而在輾轉工作期間,他迷上了話劇,自此開始打算做演員。
17歲加入劇團
17歲時,他參加了輔仁大學的業余劇團———沙龍劇團,在長安戲院參加演出了黃宗江編劇的《大馬戲團》以及《第二代》、法國喜劇《牛大王》。于是之的舅舅石揮是著名演員和導演,在舅舅的熏陶下,他在演技也日益漸長。1945年,于是之以同等學歷考入北京大學西語系法文專業,學習不久因失業隨之輟學,從此便正式參加了職業話劇團體。
從1946年初至1948年底于是之先后在平津等地演出了話劇《蛻變》、《以身作則》、《孔雀膽》、《升官記》、《黑字二十八》、《稱心如意》、《家》、《上海屋檐下》及《大團圓》等。北京和平解放后,于1949年2月參加了華北人民文工團作演員,直至離休。數十年來,在話劇舞臺上塑造了不少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受到觀眾的好評。1951年初,在老舍的名劇《龍須溝》中出色地扮演了程瘋子這一角色蜚聲劇壇。1958年于是之在人藝院長焦菊隱導演的老舍名劇《茶館》中扮演王利發一角色,展現了爐火純青的演技,隨后于是之這版話劇到國外演出,該版《茶館》至此也蜚聲國際。
65歲開始患病
1992年7月16日,焦菊隱導演、于是之主演的《茶館》在北京首都劇場謝幕。這場戲被觀眾譽為“人藝元老們留給中國劇壇的完整句號”。
那晚,已經65歲的于是之在演出中由于患重病還是念錯了幾處臺詞。演出結束后,于是之熱淚縱橫,向全場每個角落的觀眾都深躬到底,哽咽道:“謝謝觀眾的寬容!”當時劇院二樓一位剛上初中的女孩,用童聲向于是之高喊:“王掌柜,永別啦!”全場觀眾眼眶濕潤了……
于是之事后不禁感慨:“我已經演得那么不靈了,觀眾還對我那么好。我們以前只知道觀眾對演員有很嚴格的要求,現在也知道了,觀眾對演員也很寬容。”
不過,于是之并沒有就此退出舞臺,1996年下半年,人藝排演話劇《冰糖葫蘆》,再次請于是之在劇中扮演一個角色,哪怕是過場角色都行,那時,于是之老年癡呆病已經有更多癥狀、而且失語癥也更嚴重,不過他竟然很爽快地答應出演。他在這劇中與曾經和演過《雷雨》、《虎符》等劇的資深演員朱琳扮演一對夫妻。排練時他老念不出“鑰匙”這兩個字。到正式演出時,他依然遇到“鑰匙”就卡殼,當時朱琳馬上接話說:“你是不是找不著鑰匙了?”于是之馬上點頭,而且還即興說了句“當然”,病到連臺詞都記不得的他居然還能如此完美地臨場應變,這段故事在話劇界也傳為佳話。
于是之表演代表作
●1953年《龍須溝》中飾演程瘋子
●1954年《雷雨》中飾演周萍
●1956年《日出》中飾演李石清
●1957年《駱駝祥子》中飾演老馬
●1958年《茶館》中飾演王利發
●1959年《青春之歌》中扮演余永澤
●1978年《丹心譜》中飾演丁文中
●1988年《太平湖》中扮演老舍
于是之在《茶館》中扮演的王利發被視為經典。
于是之說過他演過的角色中,自己最喜歡的就是《駱駝祥子》中的老馬。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