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半數人不知道母親節來歷 專家建議
孟子生日為中國母親節
今天(5月12日)是母親節,給媽媽獻上一份什么樣的禮物,這幾天讓不少孝順兒女花了一番心思。不過,過了這么多年母親節,它到底是不是中國的節日?它又有怎樣的來歷?記者在街頭調查采訪中發現,竟有超過半數的市民不知緣由。昨天,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名譽所長王殿卿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華民族是最重視家庭倫理的民族,具有悠久而濃厚的孝親傳統,歷史上涌現出許多偉大而有影響力的母親,理應設立自己的中華母親節。而且,應當將孟子生日這一天設為中國的母親節。
半數人不知母親節由來
這個母親節怎么過?昨天,記者就此分別在東單、國貿等地進行了街頭采訪。在接受采訪的30位行人中,大多是在這些地段附近公司上班的白領。她們有的人已經提前在送花網站上訂購了鮮花,今天送到媽媽手中;有的則表示要帶著媽媽到商場里“血拼”一次,給媽媽買幾件好看的衣服,也有不少人打算今天全家人一起外出撮一頓……總之,盡孝心的方式各有不同,今天究竟怎么過,大多數人心里已經打好了小算盤。
不過,當記者詢問這些行人是否知道母親節的來歷時,超過一半的人都說不太清楚,只是說最近這幾年特別流行過母親節,再加上商家不斷借這個由頭展開促銷,所以,母親節的印象就特別深刻了。王殿卿教授對此表示,每年5月第二個星期天當作世界母親節,其實是被中國人誤讀了。那是南北戰爭后,美國人為紀念自己的母親而認定,是美國民族文化的產物。母親節在我國的傳播范圍,最早是上世紀80年代后期在我國南方一些城市開展。到了上世紀末,逐漸在全國推廣開來。目前,有40多個國家有自己的母親節,世界上并沒有統一的母親節。
中國應有自己的母親節
隨著這些年母親節的不斷升溫,被公眾誤導為“普世”的美國母親節,也引起各方人士的關注和思考。王殿卿教授說,早在2004年的全國“兩會”上,政協委員李漢秋在提案中建議設立中華母親節。這些年來,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也對此提出了議案和提案。2006年,在中國山東省孟子故里鄒城,成立了中華母親節促進會,以孟子的母親——孟母,作為中華母親節的形象代表,并以農歷四月初二,即孟母生孟子成為母親這一天,作為中華母親節。
此后,這一行動得到了各方認同與支持。2007年以來,凌孜等一百多位全國政協委員,汪紀戎、郭新志等一百多位全國人大代表,連續提交提案、議案,為設立中華母親節奔走呼吁。今年2月,又有66位部長、院士、將軍、知名學者,聯名支持設立中華母親節。
民間為推動中華母親節,這幾年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雖然還沒有被政府確定為一個特別的節日,但王殿卿認為,母親節的設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美國在推動母親節的過程中,經歷了7年時間;中國經過7年的不斷呼吁,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認同中華母親節,他期待中國人將擁有自己的母親節。(劉琳)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