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圓文化強國夢
——從習近平主席“熊貓外交”說起
3月3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比利時國王菲利普共同出席比利時天堂公園大熊貓園開園儀式。這是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同菲利普國王夫婦共同為大熊貓園揭幕。龐興雷 攝
3月3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比利時國王菲利普共同出席比利時天堂公園大熊貓園開園儀式。這是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同菲利普國王夫婦、比利時首相迪呂波等參觀大熊貓園(拼版照片)。 姚大偉 攝
3月30日下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比利時國王菲利普共同出席比利時天堂公園大熊貓園開園儀式。習近平表示,大熊貓是友誼的使者,體現了中國人民對比利時人民的深情厚誼,希望比利時小朋友們喜愛“星徽”和“好好”,也喜愛上中國和中國文化。(據新華網2014年3月31日)
大熊貓一向被西方媒體認為是中國的象征,而中國人自己也把熊貓和這種隱喻當成了文化、價值觀的重要輸出。習主席此番“熊貓外交”,是顯示中國軟實力的一種方式,更是中國文化在面向世界時自信的表現。有媒體評價稱“外交之重結合文化之巧,使‘中國夢’這一概念,再次備受矚目”。這是中國文化逐步走向自信和成熟過程中的一個縮影,也將是中國走向實現文化強國夢想之路的重要標志。
不單是熊貓這樣的常見“符號”,中國還有好多蘊含深厚底蘊的文化在過去和現在影響著世界。輝煌的藝術成就以其獨特的魅力引人稱嘆,也為周邊地區帶來過長期的和平與繁榮;包容和諧仁愛堅韌的精神廣播四方,禮樂文明至今還影響著東亞人民的思想和生活。這些都是今天的中國人引以為傲的,也是中國人文化自信的源泉。
如今,伴隨經濟技術等領域的飛躍,文化強國已被提升到了關乎“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高度,文化自信更使中國在實現中國夢的高速路上煥發出勃勃生機。
目前,全球已有435所旨在傳播中華傳統文化和語言魅力的孔子學院,每年有大量承載中國精神的戲曲、話劇等各類文藝演出在海外備受熱捧,國產大片以及國際電影節越來越為世人關注,卷軸式的奧運盛典至今令全球稱道……盡管突破文化壁壘、穿越文化隔閡,向世界挺進的突圍之路仍然任重而道遠,但中國人在語言、影視、文藝等文化事業上已逐漸獲得世界的認同。在不斷深化的經濟文化交流過程中,中國文化在吸引外國人眼球的同時,也培養了非常深刻的“中國情節”。這種情節增進了中國與世界的相互了解,吸引著更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了解中國,與中國展開各領域合作,也在事實上加快了中國的現代化發展進程。
十八大以來,在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事業全面快速發展的進程中,文化發展上的自信,為國家軟實力的提升打開一扇扇窗,展示著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價值觀。如今的中國應該,也可以擁有和展示這種文化上的自信;正是這種自信,將為中華民族實現文化強國的夢想提供不竭動力。(馬文華)
相關新聞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