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歸來》是“二張”分手后,張藝謀與新東家合作的“歸來”之作,脫去“二張”時期華麗的羽衣,《歸來》讓大導演“回歸”本真。
明日,根據嚴歌苓小說《陸犯焉識》改編的電影《歸來》就將在國內各大影院正式上映。然而,在票房當道的中國影市,觀影主體90后們能否接受第五代導演生離死別式的愛情故事,還待檢驗。
我很喜歡剛看的這部片子,影片的結尾,潺潺的敘述很有意境,到結尾處力道就出來了。”
——李安
文藝歸來 回歸“張藝謀”之作
不知從何時起,談起張藝謀,大眾的第一反應是這位大師是不是又鬧了什么娛樂頭條。自2011年拍完電影《金陵十三釵》后,張藝謀便沒有新作品問世。直到2014年,他才推出全新作品《歸來》。從《英雄》、《十面埋伏》到《金陵十三釵》,“張藝謀”三個字已與大片等同,盡管這之間也有像《山楂樹之戀》這樣的小清新范兒出現,但很難想象什么時候觀眾還能欣賞到張藝謀早期的如《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等這般能令觀眾心靈震顫的電影。
目前,從各個城市的點映來看,不少觀眾表示《歸來》雖有誠意,但依然沒能制造出張藝謀早期電影帶來的心靈震撼,影片只能用“回歸”來形容。
演員歸來 二張分手,鞏俐救市
“張藝謀與鞏俐”這對黃金搭檔盡管合作越來越少,但只有兩人合作的電影,觀眾才能品出真正的“味道”。而陳道明與鞏俐組成的演員二人組同樣完美。
《歸來》人物角色很少,配角也不過一兩場戲,影片90%的畫面都圍繞陳道明飾演的陸焉識和鞏俐飾演的馮婉喻展開。兩位臺詞并不多,這部電影幾乎都是通過二人的面部表情和局部肢體動作表達。
片中,鞏俐有一個重復多次的動作。每月5號,她都要出門去火車站接丈夫陸焉識,出門之前她會對鏡梳妝。雖然每次都只是一個梳頭一個輕摸鬢角的動作,但馮婉喻表現出的那份期盼、喜悅、焦慮心情,讓早已經知曉她不可能接到丈夫的觀眾感動落淚。
票房歸來 能否把握90后是關鍵
上世紀90年代,張藝謀作品的DVD封面必然要打上一串“某某電影節獲獎影片”的字樣。到了新世紀之后,張藝謀卻與票房聯系越來越密切。
自《英雄》過億,張藝謀開啟中國電影商業大片時代開始,觀眾對張藝謀作品最關心的已然由故事逐漸轉變為“票房是否過億”,商業化利益讓張藝謀電影的話題性大大多于其內涵意義。《歸來》上映,不免俗的所有人都將焦點集于影片票房如何?
經歷過時代變遷的第五代導演,他們擅于運用鏡頭反思歷史與自身。改革開放,第五代導演帶領中國電影集體尋根,不過進入到21世紀,這些大導演們也因執著“尋根”“反思”而與當下潮流脫節。因此,影片能否贏得口碑與票房的雙贏,成功關鍵在于當下作為觀影主體的90后、00后們能否接受,這段講述特殊歷史時期凄美愛情的影片。
老謀深算
張藝謀:對《歸來》不能提任何商業要求
張藝謀此次再度轉型文藝片感人至深,是否意味著他決定放棄原有的商業化路線?對此,張藝謀表示:“我一直對自己的要求是兩條腿走路,對所有的類型都是嘗試,這不意味著我以后不拍商業電影了,這個市場不是一個貶義詞。”張藝謀說,中國電影要想走出去,僅僅靠文藝片在電影節得獎這個渠道進行宣傳和推廣是不夠的,更多的要靠傳統的商業電影去占領普通的影院陣地。“但是在《歸來》這個電影上,它要做的就是在這個階段一定要靜下心,排除所有干擾,對這種類型的電影不可以提任何商業要求,要回到一個藝術的本真角度、純粹的角度才可以拍好。”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