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民國時期就有了微信”走紅 (資料圖)
七夕將至,一組名為“如果民國時期就有了微信”的圖片在網絡走紅,組圖以民國時期的魯迅、沈從文、徐志摩、郁達夫等多位文化名家的經典愛情書信為素材,套用“朋友圈”分享文章及發表評論的形式,展現了當年名家們的愛情故事。
沈從文用情書表達對張兆和的傾慕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云,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本段話出自沈從文寫給張兆和的情書。作家沈從文被認為是“情書圣手”,當年,面對自己心愛的張兆和,他展開情書攻勢,用一封又一封的情書延綿不絕地表達著心中的傾慕,最終抱得美人歸。張兆和出身名門,家中還有三個姐妹,分別是嫁給了昆曲名家顧傳玠的大姐張元和,嫁給了著名語言文字學家周有光的二姐張允和,和嫁給著名漢學家傅漢思的四妹張充和。張家的四朵姐妹花都是大家閨秀,相貌秀美、知書達理,而且精通昆曲。小說《秋海棠》的作者秦瘦鵑曾說“張氏四蘭,名聞蘭苑”,文學家葉圣陶也說“九如巷張家的四個才女,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在“如果民國時期就有了微信”組圖里,網友從沈從文眾多情書中選擇了這段最經典的文字,并配發張家四姐妹的評論,展現了當年沈從文苦苦追求才女張兆和的過程。
《兩地書》記錄魯迅許廣平戀愛過程
除了沈從文為追愛寫下過大量情書,魯迅、徐志摩、郁達夫等文化名人也曾留下不少愛情書信。其中,《兩地書》記錄了魯迅與許廣平的戀愛過程。1923年秋天,魯迅應好友許壽裳之邀,到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講課,就在這里認識了小他17歲的許廣平。這樣的師生關系延續了一年多,直到1925年3月,由于許廣平寫信向魯迅求教,他們之間才有了進一步的接觸,原本疏遠的師生關系才有了突破。這些信件就是《兩地書》。起初的通信的確不帶戀情,而是師生間關于社會人生諸問題的請益與教導。但在后期,字里行間漸漸流露出魯迅壓抑著的愛意來,信件里也開始描寫生活間的瑣事。正如在“如果民國時期就有了微信”組圖里提到的,魯迅和許廣平之間的愛稱越來越親密,兩人曾經互稱為“小白象”和“小刺猬”。從1925年第一封信,到1927年1月二人終于握住彼此的手,近兩年的時間里,魯迅與許廣平通了135封信,親密關系一路升溫。最后,魯迅與家中封建包辦的妻子離婚,和許廣平結為夫妻。(陳苑)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