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宣傳文化、黨員教育、科學普及、體育健身等資源,創新鄉鎮公共文化服務載體和運行機制,打造普及科技知識、傳播精神文明、促進和諧幸福的綜合平臺。鄉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試點工作近日啟動,今年,全省將選擇30個一級鄉鎮綜合文化站開展試點。
這是繼農民文化樂園試點之后,我省在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上的又一真招實措。建在中心村的農民文化樂園和建在鄉鎮的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都凸顯“綜合性”,即充分整合宣傳文化、黨員教育、科學普及、體育健身等基層設施資源,實現場所、設施、資金、項目等共建共享、互聯互通;都緊扣“公共文化服務的標準化均等化”這一課題,在內容服務、功能定位、資金投入、運行管理等方面作出具體要求;都重視“群眾參與”,根據群眾需求,因地制宜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并建立群眾評價和反饋機制。在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提供上,今后,鄉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優質資源將在周邊農民文化樂園充分“流轉”起來,以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比如,在農村公共圖書服務一體化建設試點工作中,試點縣將建立以縣級公共圖書館為總館、鄉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為分館、村農家書屋為服務點的縣域圖書資源建設、流通、服務網絡,讓基層群眾常看好書新書;鄉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將抓好宣講員、群眾文化輔導員、社會體育指導員等志愿者隊伍建設,推動建立各種形式的業余文藝團隊,幫助指導村里的農民文化樂園經常性組織開展活動。
作為鄉鎮一級的文化陣地,鄉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試點也承擔著“新使命”。在組織好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同時,要把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收集整理地方文獻資料、編寫鄉鎮志書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促進鄉村特色文化發展。在管理機制上,要積極探索鄉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資產所有權、管理權、使用權相分離,建立各部門相互監督、相互支持的管理服務機制;探索組建鄉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理事會,吸納有關方面代表、各界群眾參與管理;引入市場機制,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鄉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管理使用。
據悉,每市可申報2至4個試點站,原則上以一級鄉鎮綜合文化站為主,主體建筑面積一般不小于1000平方米,且須具備設施完善、布局合理,擁有品牌服務項目,投入保障機制較為完善,運行管理制度健全、服務規范,擁有一批文化人才隊伍,方便群眾使用、利于群眾共享等條件。省文化廳將對推薦名單進行審核遴選,報全省鄉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試點工作聯席會議審定后公布。(李躍波)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