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詠言,詩言志。中秋佳節之際,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辦、搜狐網承辦的2014年度“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網上行”活動,已在詩歌吟詠間正式啟幕。9月4日開始,十多位文化名人將陸續在搜狐網、手機搜狐、搜狐新聞客戶端為全球網友吟誦中秋主題詩歌,送去佳節祝福與問候。今天將吟詩頌中秋的四位文化名人,分別是著名作家阿來、旅日作家薩蘇、編劇王海瓴、國學大師郭齊勇。
2000年,阿來憑借其長篇小說《塵埃落定》,榮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當時評委會評價這部小說,“視角獨特,有豐厚的藏族文化意蘊。輕淡的一層魔幻色彩增強了藝術表現開合的力度,語言輕巧而富有魅力、充滿靈動的詩意,顯示了作者出色的藝術才華”。阿來主張真實自我,認為自己對社會的叛逆程度遠超“80后”,因此也被稱為“終生叛逆者”。除了作家身份,阿來同樣喜歡喜歡詩歌。《阿來文集•詩文卷》即收錄其創作的大量詩歌,從中可以感受到他對詩的熱愛和理解。
薩蘇,本名弓云,盡管職業經歷與文學創作幾無關聯,因家族中有多位文史專業人士,薩蘇曾成為年度博客寫手,文學作品也頗豐。薩蘇的代表作品為《國破山河在》、《尊嚴不是無代價的》、《京味九侃》、《中國廚子》等。持續收集抗戰史料的薩蘇,2011年8月將包括侵華日軍在中國東北的45張資料照片捐獻給抗聯紀念館,而為公眾所熟知。薩蘇接受搜狐網邀請后,專程來到搜狐媒體大廈錄制了曹操《短歌行》(其一)。
從軍人到作家,從單身到結婚再到單身,編劇王海鸰的人生經歷太多起伏,使她寫出的劇本感情更豐富。從《牽手》到《不嫁則已》再到《中國式離婚》,王海鸰對自己作品的鑒定是“我的作品,不負責做夢,只負責提醒”。她用手中的筆記敘普通人的婚姻故事,真實而又殘酷把婚姻中的種種狀態揭開來,希望能起到更好的警示作用。接到搜狐“中秋詩會”讀詩邀請,王海鸰挑選了張九齡的《望月懷遠》這首詩。為更好地表達詩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懷遠意境,她反復練習,一遍遍地認真錄制成《望月懷遠》。
郭齊勇教授現任武大國學院院長、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等,主要從事中國哲學史的教學與研究,研究方向為儒家哲學、二十世紀中國思想文化史。其主要學術著作有《天地間一個讀書人:熊十力傳》、《錢穆評傳》(合著)等。郭齊勇教授選擇朗誦的,是蘇軾所作《水調歌頭》。盡管帶著方言,郭教授仍錄得十分認真,飽含感情。
據悉,“千秋家國夢”專題采用線下活動直播、線上名人參與兩種方式,分“風”、“雅”、“頌”三大版塊。四位文化名家朗誦的詩歌,將納入搜狐網中秋詩會“千秋家國夢•頌”板塊,由搜狐網、手機搜狐、搜狐新聞客戶端向網友呈現。除了這四位文化名人,作家王蒙、藝人濮存昕、臺灣戲劇家金世杰、詩人張執浩等共計20位文化名人,都會在線為網友朗誦中秋主題的古詩詞,向全球網友傳遞中秋祝福。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