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喬初嫁》劇照
《小喬初嫁》劇照
《小喬初嫁》劇照
黃梅飄香,好戲不斷。繼《紅樓夢》、《雷雨》之后,9月22日晚,“精品黃梅戲劇目展演”的第三部大戲——新創黃梅戲《小喬初嫁》在安徽大劇院熱演。該劇是我省2013年重點打造的十大演藝品牌項目之一,剛剛榮獲中宣部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10月12-13日,該劇還將作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5周年優秀劇目展演的11臺劇目之一,在北京天橋劇場演出兩場。
安徽烙印的“三國戲” 《小喬初嫁》獲“五個一工程”獎
新編三國題材大型史詩黃梅戲《小喬初嫁》,是省黃梅戲劇院于今年年初推出的重磅大戲。該劇以安徽本土文化為底色,以三國故事為背景,以安徽歷史文化名人小喬為中心人物,用一種亦唱、亦歌、亦舞的生活化的表現方式,還原了一個來自民間的溫婉善良而又深明大義的女性形象,講述了一個極具傳奇色彩的“救國”故事。
這臺集藝術性與觀賞性于一體的舞臺劇精品有著強大的主創陣容:安徽省黃梅戲劇院特邀近年來活躍在地方戲創作舞臺的張曼君擔任導演,以及創作舞臺劇《梅蘭芳》的著名編劇盛和煜擔任《小喬初嫁》的編劇。省黃梅戲劇院優秀青年演員何云、梅院軍分別飾演劇中小喬、周瑜。“梅花獎”、“文華獎”獲得者董成扮演曹操,國家一級演員王成飾演打豆腐的王小六,憑借《風塵女畫家》摘得梅花獎的孫娟在劇中扮演性格潑辣的女二號,眾多頗有成就的老演員為新人甘當綠葉,也將整個舞臺映襯得熠熠生輝。
演出中,混合樂隊伴奏模式,多重空間并置轉換,既營造出大氣磅礴的三國風云,又凸顯了黃梅戲沁人心脾的優美唱腔,舞美服裝設計亦是根據漢代史料精心打造,給現場觀眾帶來了美好的視聽感受。
“劇中主要人物,周瑜、小喬、曹操、華佗都是安徽人,這是一部帶有鮮明安徽烙印的‘三國戲’。雖然是老故事,但主創團隊用全新的視角和創作,在戰爭、愛情兩條線的鋪陳下,塑造了一個不一樣的小喬。”安徽演藝集團副總經理、省黃梅戲劇院院長蔣建國表示,這部戲在故事題材、主創團隊、舞臺呈現等方面都可圈可點,是黃梅劇院近年來打造的一部精品好戲。自今年推出以來已演出70多場,獲得觀眾、市場的普遍好評和反響。在9月22日、23日兩場演之后,將繼續打磨改進,為10月進京演出做準備。
黃梅大戲金秋連唱兩輪展演看過癮
作為“演藝文化惠民”的重頭戲之一,9月15日起,由安徽省文化廳、安徽演藝集團主辦,安徽省黃梅戲劇院與安徽演藝院線承辦的“黃梅飄香迎國慶——2014演藝文化惠民”的黃梅戲精品劇目展演已在合肥掀起一場黃梅熱。
本次展演從9月25日至10月8日,先后進行兩輪展演, 9月15日至23日是“獲獎精品劇目展演”,分別上演《紅樓夢》《雷雨》《小喬初嫁》三部獲獎大戲;10月3日至8日是“文化科技融合劇目展演”,《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三部融合了高科技三維技術的新版傳統劇目將輪流登上舞臺。在演出陣容上,劇院組織了省內最強大的戲曲陣容,不僅薈萃了黃新德、吳亞玲、蔣建國、孫娟、董成等梅花獎、文華獎獲得者領銜主演,還有余順、王成、周珊、何云、劉華、胡玉潔、汪曉明、魏瑜瑤等一批國家一級演員、省六個一批拔尖人才,更有梅院軍、袁媛、王霞、姚恩田、袁偉等近年嶄露出突出表演才華的后起之秀精彩亮相。6出大戲集中展演,每出大戲連演兩場,戲迷朋友可以過足戲癮了。
蔣建國介紹說,這六臺大戲中,除了《小喬初嫁》是新創作的劇目,其余都是安徽省黃梅戲劇院的經典保留劇目,每部作品都經過了幾代藝術家的演繹、提煉和傳承,從舞美、戲文到演出,無不精湛絕倫,集中展示了安徽省黃梅戲劇藝術的最高水平。此外,為貫徹省委宣傳部“文化惠民、文藝惠民”的指導思想,票價定位非常親民,其中50元與80元票價座位就占到了總數的55%。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