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鄉村,父親是教師,每逢春節,都會給鄉親們免費寫對聯楹聯。小小的春聯,或貼在籬笆泥墻上,或貼在藍瓦磚墻上,美化了居所,也給鄉村提供了豐厚的價值營養、明確的價值導向。
鄉村人最樸素的愿望就是風調雨順收成好,因此,致富發家的對聯比較多,“多勞多得人人樂,豐產豐收歲歲甜”、“財運亨通步步高,日子紅火騰騰起”。豐收后也追求樸素意義的和諧:“盛世千家樂,新春百家興,”“一年風順年年好,百事如意步步高”。別以為咱老百姓光顧小家,他們也很愛大家:“民安國泰逢盛世,風調雨順頌華華,”“壯麗山河多異彩,文明國度遍高風”,對愛國、愛家、勤勞、平安,進行了真誠的詮釋。那些“出門見喜”、“滿地春光”、“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男女平等”、“愛崗敬業”、“誠信是金”等等短小精悍的橫批,也把傳統價值觀的和善、敬業、平等、誠信等等,送進了千家萬戶。
所以,看到中國文明網的"書寫核心價值觀 送您平安吉祥"新春楹聯詩詞征集的報道,筆者深以為然,春聯,作為活潑多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從來都在民間、基層,有著深厚的影響力、美譽度和推動力,從來都是樸素的民間情感真實而濃郁的體現,我們把核心價值觀縫合其中,既是對春聯楹聯文化的一種必要的繼承,也是對價值觀念的一種鮮活生動的傳承和發揚,讓“好觀念”走入人心,不教而化,讓公共素養、文明素質“不見其增,日有所長”。
傳統價值觀的教育、宣傳,可以借助快捷迅速的網絡、電視、全媒體等現代化方式來進行,那些和千家萬戶,有著緊密聯系的傳統的傳播方式,同樣不容忽視,比如鄉村大戲、廣播喇叭、大鼓書、說唱音樂等等,因為在基層有廣闊的市場,深得群眾喜歡,做好了這一塊,同樣能讓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達到無聲無息卻能影響久遠的傳播效果,這不正是求之不得的嗎?
讓小春聯釋放出迷人的價值溫暖,成為推進核心價值觀發展的淡雅的“草根動力。”(梁汴)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