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推出“送戲進萬家”到“群星獎”評選及巡演,再到構建“農民文化樂園”,安徽省堅持“文化惠民”,讓文化進萬家,藝術到農村,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也讓農民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送戲進萬村”:不花錢、看得過癮
“在電視上看戲哪有在家門口現場欣賞過癮呢?而且我們又不用花一分錢,當然非常歡迎。”歙縣“送戲進萬村”巡回演出在雄村鄉雄村農民文化廣場進行首演,村民沈萬清在家門口著實過了一把戲癮。
2014年,安徽省農村文化專項補助中,用于每個村文化演出活動的經費標準從2400元提高到4400元。安徽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面向符合條件的藝術表演團體統一集中采購,向約1.5萬個行政村每村送戲1場,無一遺漏。
記者了解到,演出的劇團通過政府招標選定,每場演出演職員不少于15人,演出時長不得少于100分鐘;建立村民反饋機制,由縣(區)級文化主管部門對演出單位進行考核、驗收……安徽省對以往實施的活動工作機制進行重大革新,改變了以前送戲進村不均等、質量良莠不齊等現狀,讓老百姓能夠在家門口看到精彩戲劇。
截至2014年12月,安徽各藝術表演團體共完成政府采購演出21722場,超額完成演出6183場。“送戲進萬村”活動調動了各類演出團隊的積極性,擴大了農村演出服務范圍,提升了演出質量與水平,同時推進了農民需求與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有效對接。
“群星獎”巡演:明星來到家門口
“做夢都沒有想到,我能在現實生活中見到明星,更沒想到還能跟明星一起表演。”安徽省阜南縣嗨子戲學校的學生許雪,對安徽省群星獎獲獎作品巡回演出一直念念不忘。
記者采訪了解到,2014年安徽省開展群星獎評選活動,明確提出“立意高、切口小、特色強、形式新、接地氣、正能量”的創作要求。經過數月準備,各地創作并上報音樂、舞蹈、戲劇小品、曲藝四個門類節目共282個,經專家評審有119件作品參加決賽,最終81件作品獲安徽省群星獎。所有群星獎決賽演出采取低票價,門票10元,滿足不同群體的文化需求,讓更多群眾有機會欣賞高質量文藝演出。
在阜南縣的巡回演出中,主辦方得知阜南縣有一個嗨子戲學校,學員都是留守兒童和孤兒,就提出讓孩子們和巡演的演員同臺演出。許雪就和專業演員合演了《紅燈記》里《痛說革命家史》片段,并飾演“李奶奶”一角。“同學們都特別興奮,終于有了真正的舞臺經驗。”許雪說。
據統計,“群星獎”獲獎作品巡演,深入到安徽省12個國家級貧困縣,惠及觀眾近10萬人。
“農民文化樂園”:打造農民精神家園
記者日前來到金寨縣南溪鎮南溪村農民文化樂園,還未進門就聽到鑼鼓聲。文化活動室內,兩名大別山農民之友藝術團的成員正在排練;書畫室里,村民林承俊正神情專注地畫著一幅《沁園春·雪》;“紅色南溪”的展館內,一幅幅圖片展述著革命先輩的光榮事跡。
南溪鎮綜合文化站站長呂祥峰介紹,農民文化樂園由綜合文體廣場、講堂、禮堂、文體活動室、圖書閱覽室、電子閱覽室、影劇院、鎮綜合文化站及南溪村村部組成。
2013年7月以來,安徽省推進農民文化樂園建設工作,開展農村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積極探索。首批啟動了20個省級農民文化樂園試點建設,2014年,試點范圍擴大到100個,覆蓋了全省16個市。與此同時,各市也參照標準自行開展試點。
此外,安徽省以各級文化館、鄉鎮綜合文化站為主,與100個農民文化樂園試點村結成幫扶“對子”,定期開展送演出、送講座、送展覽、送培訓等,推動文化館(站)資源服務向農村流轉,豐富農民文化樂園的服務內容,提升村級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滿足了廣大農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周暢)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