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如畫的徽州山水、孝悌忠信的徽州文化、誠信為本的徽商精神……古代徽州文化內涵豐厚、源遠流長,哪一面才最能體現(xiàn)徽文化的精髓?近期,一場精心策劃的《明德至善家國天下——徽州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展》將在安徽博物院隆重開展。作為國家文物局“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的重點項目,這次展覽精心搜集了100多件最能反映古代徽州文化精髓的珍貴藏品,力圖向觀眾多角度呈現(xiàn)古代徽州文化的核心價值觀。
重量級大家畫作描繪黃山神韻 墨模上鐫刻徽州十六景
徽州地區(qū)水秀山靈、風景如畫,宛如“世外桃源”,歷代文人墨客在這里流連忘返,用畫筆描繪出古徽州的種種神韻。在這次展覽中,“天地有道,心歸自然”單元開篇將重點展出安徽博物院精心遴選的多件以徽州景致為主題的名家畫作,其中不少是安徽博物院珍藏的精品,包括被譽為“黃山巨子”的清初畫家梅清的《黃山圖冊》、汪采白《黃山風景圖冊》,以及張大千、黃賓虹等國畫巨匠的作品,希望借此向觀眾展現(xiàn)徽州的“大好山水”。
除了書畫作品,徽墨作為“文房四寶”之一,馳名中外,不少精品徽墨上也描繪有徽州的自然、人文景觀。此次展覽中,“新安大好山水墨模”非常珍貴。“墨模也就是制墨的模具,這套墨模是徽州制墨名家胡開文所制。上面精心鐫刻了‘桃源’、‘翠眉’、‘松蘿’、‘石照’、‘黃海’、‘紫陽’、‘齊云’、‘祁山’、‘漁梁’等十六景。這其中的‘紫陽書院’、齊云山、漁梁壩等景點為大眾所熟知。”
徽州“畫里鄉(xiāng)村”的別樣風情同樣離不開徽州人千年的調和與營造。本單元還將從村落規(guī)劃、房屋營造、家居陳設等角度,全面展示徽州人崇尚自然、師法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精神主張。
晚清“文具盒”現(xiàn)身 當年“高考”試卷也將亮相
尊師重教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徽州地區(qū)更是自古文風昌盛、教育發(fā)達。在這次展覽中的“百年樹人,崇文重教”單元將展示古代徽州地區(qū)教育的興盛。
省博工作人員介紹,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宋明清三代,徽州考取進士者有1742人,僅清代考取狀元者就有19人。由此可見古代徽州人對教育的重視。此次展覽中展示了朱熹、江永、戴震、程瑤田、俞理初等名人的容像、著作,不少是館藏的珍本、善本。古代徽州學校教育,官民結合,機構眾多,形式多樣,這次展覽中也通過展品立體展示了徽州的書院教育。
在書院中學習的古代學子用什么文具?晚清的“文具盒”什么樣?展品中一件清晚期的“查二妙堂紹記墨莊”文具盒非常獨特。古人的文具盒里有毛筆和直尺,還有印章盒、印泥盒、墨、硯臺,最特別的是還有一把上二下五珠九檔小算盤。
今年高考剛剛結束,閱卷工作正如火如荼進行。那么古代科舉考試的試卷是如何批改的呢?據(jù)介紹,當時考生的試卷是用墨筆書寫,稱為墨卷。為了防止舞弊,會將所有考生的答卷彌封,交給專人用朱筆重新謄寫后,送交主考官披閱,這就是朱卷。此外,新科舉人進士的考卷也會被刊印,雖然是墨印,也被稱為朱卷。這次展覽中就展示了這種會試朱卷,其中包括曾任李鴻章幕僚的清代汪宗沂的會試朱卷哦!
龍鳳年地契全國罕見 彰顯徽州人誠信為本
徽州人自幼接受正統(tǒng)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對誠信、勤儉等良好的道德品質極為重視。這次展覽中大量的珍貴藏品講述了徽商誠信經(jīng)營的故事。市民也可以從中窺見徽商之所以幾百年不衰,并在全國各大商幫中獨領風騷的秘密。
安徽博物院工作人員介紹,因為多年誠信經(jīng)營,不少徽商的店名已經(jīng)是品質和誠信的代名詞,商人非常珍視。徽商胡榮命在蘇州經(jīng)商50余年,因為樂善好施又誠信,在蘇州很有點名氣,店名已經(jīng)成為一個金字招牌。當他晚年不再經(jīng)商后,有人要以重價買他的店名,卻被他拒絕,認為此種行為有損自己聲譽。這次展覽中就展示了不少徽商的招牌。
在這部分展品中,最為重量級的還有兩張龍鳳年號的地契。分別是“龍鳳五年謝志高賣山地契”和“龍鳳十年謝公亮退屋基地白契”。之所以“重量級”并非買賣雙方名氣大。省博工作人員介紹,“龍鳳”是元朝末年起義者韓林兒的年號,朱元璋當年是其屬下吳王,龍鳳年號前后使用了僅12年。因此,龍鳳年的地契在全國非常罕見。
而當年的地契分為“白契”和“紅契”。兩者最大的區(qū)別是“紅契”是經(jīng)過官府認可與蓋章,具有法律效力的,“白契”沒有法律效力,全憑雙方誠信約定。這兩張地契可見“誠信”對徽州人生活方方面面的影響。
《沿海山沙圖》亮相作鐵證 釣魚島明代即納入福建省界
受傳統(tǒng)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思想的影響,徽州人積極入世,在政治、文化、科技等諸多領域取得突出成就,對當時及后世都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
在這次展覽中,非常值得一看的展品還有徽州人胡宗憲總督浙江軍務時,為防御倭寇,聘請幕僚鄭若曾等人編著的《籌海圖編》8冊。據(jù)介紹,此次展出的為明代天啟四年刻本,該書以嘉靖時事為主,上溯明初及明以前中日交通情況,附有沿海布防形勢及戰(zhàn)船、武器等詳圖。“最重要的是,這部書首次將釣魚島等島嶼明確納入中國福建省界,是中國明朝政府管轄經(jīng)營中國東部沿海廣大海域的重要成就,為后世政府經(jīng)營海疆奠定了主權領土與主權海域的輿圖文獻基礎。”
記者看到,在這部書中的《沿海山沙圖》中,可以清楚的看到“釣魚嶼”的字樣,是釣魚島自古是中國領土的“鐵證”。
展品中的另外一件“胡開文造地球墨”則展示了古代徽州人放眼看世界的廣闊思維。這件“地球墨”扁圓形,正背面分別為東西兩半球,上下兩端為北極和南極,繪有赤道和經(jīng)緯線,墨面上不僅刻有七大洲、四大洋,在中國地域處還清晰刻有“安徽省”三個正楷字,寓意“徽墨”出自中國安徽。這件珍品清宣統(tǒng)二年(1910年),參加在南京舉辦的博覽會——“南洋勸業(yè)會”展覽,獲優(yōu)等獎。1915年,參加在美國舉辦的“巴拿馬博覽會”,榮獲金質獎章。
-展覽背后的故事
申報國家文物局主題展覽項目獲全票通過
未來更多精品展帶到老百姓身邊
歷時數(shù)月的準備,在海量藏品中精心篩選,安徽博物院即將推出的《明德至善家國天下——徽州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展》可謂大氣磅礴,精彩紛呈。記者了解到,在國家文物局此次“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項目的征集活動中,該展覽獲得專家組全票通過。而未來,安徽博物院還將推出更多的精品展覽,讓全省的老百姓都有機會在家門口欣賞到高品質的文化大餐。
《明德至善家國天下——徽州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展》包括“天地有道,心歸自然”、“百年樹人,崇文重教”、“惟勤惟儉,信義至上”、“仁愛孝悌,和諧美滿”、“兼濟天下,家國一體”等五個單元,用一百多件展品,力求多角度展示徽州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安徽博物院副院長李治益介紹,這次展覽可謂動員安徽博物院全院力量,展品不僅出自安徽博物院館藏,還多次前往徽州地區(qū)征集精品文物,因此參展的展品可謂種類豐富,精彩紛呈。
近年來,安徽博物院通過原創(chuàng)、引進等方式,在常設展覽之外,為觀眾帶來了一系列的精品展覽。僅去年一年,就有原創(chuàng)展覽、引進展覽近20個。其中《墨韻無疆—齊白石藝術展》、《靈動飛揚——安徽漢代玉器精華展》、《安徽省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chuàng)作工程作品展》、《中部非洲傳統(tǒng)兵器藝術展》等得到了觀眾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和好評。
去年,安徽博物院牽頭,全省67家公共博物館、10家民辦博物館共同成立安徽省博物館陳列展覽聯(lián)盟。通過這個聯(lián)盟,不僅將界首彩陶、民間剪紙等全省地方優(yōu)秀文化帶到合肥市民面前,同時更多的原創(chuàng)精品展覽也將從省博出發(fā),深入全省各地巡展,來到老百姓的家門口。李治益介紹,今年除了《明德至善家國天下——徽州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展》和已經(jīng)推出的多個原創(chuàng)展覽,下半年安徽博物院還計劃推出一系列的精品展覽,包括東歐玻璃畫等國外引進優(yōu)秀展覽,市民值得期待。
-策展手記
●安徽博物院院長朱良劍
在安徽博物院20余萬件套豐富的文物藏品中,新安書畫、文房四寶、徽州雕刻、徽州契約文書和與古徽州有關的古籍善本,可以說是極具安徽地域特色,最能反映徽州地方文化的藏品類別。
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中央提出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主題,我們一直都在思考一個問題,除了按類別、分專題地展示徽州地區(qū)藏品的藝術之美,還能不能去尋找一個角度,從文物所承載的豐厚文化內涵深入,通過有機整合,精心提煉,來策劃古代徽州先民“講孝悌、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儒家思想,為觀眾呈現(xiàn)出一個能詮釋古代社會文化價值觀的展覽。
國家文物局此次“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項目的征集活動的發(fā)布,與我們一直以來思考的課題不謀而合,而且著眼點和立足點變得更加清晰明了。此次申報的《明德至善家國天下——徽州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展》文本也正是基于這樣的思索,更是在長期以來的實踐探索中策劃完成的。
展覽從詮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契合點出發(fā),以古代徽州人創(chuàng)造的豐富的物質遺存和傳統(tǒng)的儒家文化遺產(chǎn)為基點,通過“天地有道,心歸自然”、“百年樹人,崇文重教”、“惟勤惟儉,信義至上”、“仁愛孝悌,和諧美滿”、“兼濟天下,家國一體”五個單元,講述了古代徽州人弘揚“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重教興學”、“衛(wèi)國愛家”的故事。展覽以徽州秀美的自然人文景觀開篇;探究古徽州豐厚的儒家文化源流,突顯徽商這一特殊人群的品質特征;從“小我小家”的幸福美滿,升華為“家國一體”表現(xiàn)出的仁義大愛,最終使觀眾把焦點落在徽州人發(fā)揚“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儒學精神與“重教愛國”的思想內核上。
在展品的選擇上,不拘泥于其質地、樣式,以承載徽州文化內核的徽州三雕、楹聯(lián)匾額、契約文書、族譜、刻書、書畫、書籍等豐富多樣的展品類別全面表現(xiàn)極具地方特色的徽州文化、徽州人在揚棄傳統(tǒng)文化上的抉擇以及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實意義。(劉媛媛王素英文)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