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中國電影暑期檔,《煎餅俠》以黑馬姿態出現并創造“6天6億”票房的亮眼成績。在《煎餅俠》和《泰囧》、《分手大師》等近年來的成功喜劇電影背后,都有制作人陳祉希的身影。記者電話采訪了正在泰國工作的這位“80后”制作人,聽她講述她的電影之路。
陳祉希是科班出身的專業演員,轉做制片人至今才5年,但已經取得的成就卻不可小覷。她擔任制片人的《泰囧》曾創下華語電影最高票房紀錄,截至目前她和她的團隊參與制作的數部電影總票房已達25億元。
“首先是幸運,因為我是一名比較年輕的制作人,肯定有人會懷疑我的能力。”陳祉希說,一而再再而三的成功,至少證明她的眼光不錯。
她對自己眼光的信心還體現在《煎餅俠》的一場對賭上。她和出品方約定,電影票房達到3億元才有分成,而如今《煎餅俠》的票房飄紅,又一次印證了她的判斷。
和這場有逆襲風格的對賭相似,《煎餅俠》《泰囧》也都是講述“屌絲逆襲”故事的電影。陳祉希說,這是拍給普通人看的電影,給大多數人看的電影。
“普通大眾也有自己想表達的東西、有自己的夢想。我希望電影是讓普通人產生共鳴、表達自己的載體,讓人對生活充滿希望。”她說。
她形容自己的性格比較“逗比”、笑點低,喜歡讓人開心的東西,愿意把快樂帶給別人、看到所有的人都在笑。而普通觀眾都是用哭和笑、用情感的變化去表達對一部電影的感受,這使得陳祉希更偏愛選擇喜劇項目。
《泰囧》《煎餅俠》這些創造票房神話的現象級電影,在立項之初并不順利,甚至波折重重。對陳祉希而言卻都有些順理成章的意味。
她歷數看好《泰囧》的原因:電影市場長期向好的趨勢,徐崢當時雖然是新導演、但她知道徐崢具有導演才華,束煥的劇本非常棒,徐崢、黃渤、王寶強組成的喜劇陣容有號召力。“這是中國電影的新一代喜劇力量。”她說。
在為演員大鵬制作電影處女作《煎餅俠》之前,陳祉希看了大鵬的三季《屌絲男士》情景劇,她認可大鵬已經具備做大電影的能力,而明星客串的方式對觀眾有吸引力。“所有的客串明星都是演自己,可以說我們在中國電影里也開辟了一個新的類型。”她說。
拍攝《煎餅俠》時,資金有限,劇組沒有錢雇太多的群眾演員,導演又需要大場面。半夜12點,陳祉希站在現場,調度群眾演員左右挪移,讓場面盡可能熱鬧,她喊得聲嘶力竭卻毫不抱怨。“沒辦法,要省錢嘛。”她說。
拍電影幾乎每天都有突發狀況,陳祉希的應對之道就是實事求是,有情況就解決,不急不躁。她的員工也說,老板很辛苦,但從不訴苦。
相比其他演職人員,制作人要承擔更大的心理壓力,制作資金的供給,電影拍攝的方方面面,后期經濟收益的回收,都是陳祉希要操心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咬牙挺過來。”她說,“還是因為我太喜歡電影了,非常享受這個過程。”
陳祉希正在泰國制作的新作品《唐人街探案》仍是喜劇電影,由青年演員陳思誠導演,王寶強主演。她期望《唐人街探案》的票房超過5億元,“我對自己的項目是多么篤定,多么有信心啊。”說著,她爽朗地笑了。
找錢、控制成本的長期歷練,讓陳祉希對數字相當敏感,說到《泰囧》的首映日期,她立刻清楚地指出是“2012年12月12日”,對于電影成本和票房數字都朗朗上口。
她希望《煎餅俠》的票房能夠達到10億元,因為這是一部新人導演全心全意付出的電影,更需要鼓勵。她認真地對記者解釋她對票房的看法,“衡量觀眾喜愛最直接的量尺就是票房,我們必須去研究觀眾的喜好”。
從數據上看,中國電影已經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黃金時代,去年全年電影票房達290多億元,而今年上半年即已達200億元,具有成熟觀影習慣的觀眾也已形成。電影市場的新趨勢讓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制片人有望在電影業得到越來越大的發揮空間。
陳祉希對此表示樂觀,“作為電影的承制方,負責資金落實、和導演溝通,保障電影順利完成,捍衛導演的權益,包容、陪伴、為電影服務。這是我對當下這個時代制片人角色的理解。”她說。(張芽芽 曹典)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