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白,所以這本書叫《白說》。其實,不管我姓什么,這本書都該叫《白說》。”
繼《幸福了嗎》《痛并快樂著》之后,央視資深新聞人白巖松又出新書了。
由于網上流傳著不少“白巖松”語錄,白巖松還特別在書封上寫明:“我沒開微博,也沒用微信,只能確定這本書里所有的話,都是我說的。”在《白說》中,白巖松分享他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涵蓋時政、教育、改革、音樂、閱讀、人生等多個領域。
這幾年央視多位主持人相繼離職,白巖松依然堅守自己的崗位,在節目里或在公眾場合發聲。作為一個新聞人,白巖松談到自己對“說話”發聲的看法:“我用嘴活著,也自然活在別人嘴里。互聯網時代更強化了這種概念,說話的風險明顯加大。今天為你點贊,明天對你‘點殺’,落差大到可以發電,你無處可躲。”但是他依然選擇理解,愿意去發聲。
敢于說話,難免遭遇誤解,白巖松有切身體會,“話說錯了,自然在劫難逃;話沒錯,也有相關的群體帶著不滿沖你過來。沒辦法,這個時代,誤解傳遍天下,理解寂靜無聲。即便你的整體節目本是為他們說話,但其中的一兩句話沒按他們期待的說,責難照樣送上。后面跟過來責罵的人,大多連節目都沒看過,看一兩個網上的標題或一兩條情緒化的微博就開始攻擊。”
不過,白巖松最終選擇豁達諒解的態度,“我很少辯解,原因是:你以為是理性溝通,可常常被當成娛樂新聞,又讓大家解一回悶。而這,還真不是我的職能。”(張杰)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