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了一個多小時的考古人員出水
太平湖水下古村鎮主要包括廣陽城、秧溪街、龍門街、廣陽橋等。經過持續多天的聲吶探測、機器人試水及考古人員的水下實地探摸,目前水下環形城址的面貌已基本得以呈現,其中包括城墻、街道、房屋、碼頭、橋梁等位置的確認已基本完成。考古人員通過聲吶掃描的圖像來看,這座沉睡水底40多年的千年古城基本面貌仍清晰可辨。
昨天,太平湖上晴空萬里。記者隨著考古專家團隊乘船剛剛靠近位于太平湖上的水下考古船,就被水面上泛起的陣陣水花吸引。考古人員介紹,這是考古人員在水下作業形成的水花。一邊是水下辛苦作業,一邊是船上專家通過視頻影像實地指揮。經過大約一個多小時的水下作業,指揮人員給水下考古人員下達出水號令。約十多分鐘,幾名全副武裝的潛水人員逐漸浮出水面。
負責此次水下考古的省考古所張輝隊長告訴記者,通過對東、西及西南三處缺口的水下考古調查,確認了東門、西門和西南門。不過,雖然城墻的基本輪廓尚存,但城墻墻體大多已經坍塌,殘存高度約為1.5米,墻磚散落分布于湖床表面,成坡狀隆起,部分墻磚上印有紀年文字。
與輪廓相對完整的城墻相比,城內建筑破壞嚴重,多數僅存基礎,少量建筑殘存墻體不足1米,推測與修建水庫時過多的拆遷和當時墻體多為土質有關。不過,考古人員通過聲吶掃描的圖像來看,這座始建于漢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的千年古城——廣陽城基本面貌仍清晰可辨。
“皖南巨工”疑露真面目
10月16日考古人員在南門外探測時,發現的橋體和橋墩構造讓考古人員有些興奮,因為這座南段結構保存基本完整、北段剩余多處橋墩的古橋,很可能就是當年位于舒溪河上的廣陽古城標志建筑之一的廣陽橋。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探摸,潛水員稱在十七八米深處,走了大概五個橋墩,確定其就是當年赫赫有名的廣陽橋。張輝告訴記者,根據《太平縣志》和相關資料記載,廣陽古城有一座建于民國初年的橋梁,在當時被譽為“皖南巨工”。
18日在西門城外發現兩處規模較大的建筑遺址,張輝表示,結合地方志等,西門外建筑比較符合文廟和崇實中學的記載。張輝說,通過初步探測,該疑似文廟的建筑體積巨大。現在他們在近300平米的面積布置了探方,目前已經發現柱礎、殘碑、滴水等建筑構件。
有望建水下考古工作站
昨天下午,各路專家就太平湖水下考古取得的階段成果進行座談。張輝表示,此次歷時20天的太平湖水下考古,目的就是對太平湖水域進行簡單的調查和探摸。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不管是太平湖清澈的水質還是太平湖下豐富的水下考古資源,都適合進一步的考古發掘。所以,他們將積極向國家文物局提出申請,爭取再對東部區域的秧溪街疑點進行探摸的同時,將對廣陽城作重點調查,對疑似文廟遺址進行局部試掘。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李虹表示,他們打算以太平湖水下考古為契機,能在太平湖建立水下考古工作站,在做好太平湖水下考古的同時,逐步帶動全省的水下考古工作。
[史料]
廣陽城作縣治2061年
史料記載,廣陽古城始建于漢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原名陵陽,是陵陽縣治所在地。東晉時,為避晉成帝皇后名字而改名廣陽。到南北朝時的梁朝,廣陽縣更名為石埭縣,廣陽城作為縣治所在地仍名廣陽。廣陽古城作為縣治的歷史有2061年。清乾隆二十九年時丈量,城高一丈六尺、厚三尺,周長三里多;民國時,城區面積近一平方公里,到解放前夕仍存有文廟、五猖廟、城隍廟、城樓、古塔、祠堂等明清古建筑。
[焦點]
廣陽橋文廟猜測依據啥?
潛水員稱在十七八米深處,走了大概五個橋墩。考古人員將水底發現的橋體構造和一張拍攝于民國十四年的廣陽橋(也稱永濟橋)圖片作比對,發現兩者之間的特征基本吻合,基本確定其就是當年赫赫有名的廣陽橋。
西門城外發現兩處規模較大的建筑遺址,如:地表現存有上下兩層三合土鋪地,殘存石碑等讓考古人員一時還無法確認它的準確身份。不過,張輝表示,結合《嘉靖池州府志》、《乾隆池州府志》等地方志,西門外建筑比較符合文廟和崇實中學的記載。
[揭秘]
撕不爛的紙上繪制的圖
水下考古用了哪些法寶?
我們知道,一般的紙張遇到水后立即變形變軟,別說寫字,就是輕輕一碰都有爛掉的危險,但昨天記者在太平湖水下考古現場發現,考古人員隨身攜帶的紙張,不僅沒有變形,而且考古人員還可以肆意在上面繪圖。一考古人員告訴記者:“是不是覺得很神奇?其實這是硫酸紙,又名撕不爛的紙。 ”硫酸紙是由細微的植物纖維通過互相交織,硫酸浸泡,具有對油脂和水的滲透抵抗力強,不透氣,且濕強度大等特點。
攝像機防水設備值幾十萬
攝像機防水設備值千萬
當今,照相機和攝像機是考古探測必不可少的裝備。可能很多人會疑問,這些裝備如何在水下使用?簡單回答當然是必須做好防水。水下考古往往要深入水下二三十米,甚至70米,防水設備的抗壓抗腐性能必須夠好。中國國家水下考古隊員朱濱告訴記者,其實他們使用的照相機和攝像機只有幾萬元或十幾萬元,但保護它們的防水設備卻高達二三十萬。
聲吶讓水底面貌一覽無余
在當天的采訪現場,一個類似小型導彈的聲吶探測器讓很多人覺得神奇。因為,考古人員把它放入水底,通過其一段時間的工作,廣陽古城的面貌便一覽無余。聲吶探測器是一種利用聲波在水下的傳播特性,通過電聲轉換和信息處理,完成水下探測和通訊任務的電子設備。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