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縣古城-潘成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這是明清時期流行于徽州地區的一句俗語,說的是古徽州的窮困。而如今的徽州,老祖宗留下的粉墻黛瓦、青山綠水成了一筆寶貴的財富,在保護開發中成為人們神往的旅游目的地。
2014年11月28日,古徽州文化旅游區成功爭創國家5A級旅游景區,她集古城生活、宗祠文化、牌坊文化、徽商文化、村落文化和民居文化于一身,自此,秉承傳統的當代徽州人,展開現代旅游的新脈絡。
古徽州文化旅游區位于徽文化發祥地安徽省黃山市,由徽州古城、棠越牌坊群、唐模、潛口民宅、呈坎五大精品景區組成,北依黃山,南接千島湖,秀美的新安江緩緩流過,兩千年的歷史積淀,讓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無不彰顯著古城、古村、古建所特有的地域文化氣質。
“5個具有差異化的景區打包創建,匯聚了徽州古村落、古城、官署、民居、牌坊、徽派園林和風水文化等古徽州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完美鮮活地呈現了中華三大地域文化之一的徽文化,將有力促進徽文化的傳承。”徽州區區委書記程紅如是說。
漫步古徽州,恍若穿越了千年,多少前塵往事,多少繁華舊夢,都浸潤心田……
徽州古城是徽州府治所在地,也是現今保存最為完好的中國四大古城之一。五峰拱秀,六水迴瀾,古老的城墻圈起了無盡徽州往事。徽州府衙素有徽州故宮之稱,大氣磅礴,為江南官署之最,許國石坊為全國唯一的八角牌坊,明朝萬歷皇帝以這種最隆重的方式來褒獎他的愛臣許國大學士,如今被譽為東方的凱旋門。
閑庭信步在保存完好的斗山街、打箍井街等古街道上,仿佛又看見了陶行知、黃賓虹等一大批歷史名人,從深巷中走來,聽見了歙硯精雕細琢之聲,聞到了徽墨靈境鍛煉散發的縷縷幽香。
移步棠樾,緩緩走過七座緊緊相連的牌坊,猶如跨過滄桑四百年。清懿堂,是中國唯一的女祠,雕飾不俗,精致大方,是研究徽州宗法制度和徽商歷史的生動教材。
踏進中國最大的私家園林鮑家花園,這里與牌坊群相諧互生,是以徽商私家園林為背景,以徽派盆景為主題,匯集徽派盆景藝術之精華,同時薈萃國內各流派盆景的代表作品,其受蘇派、湘派、川派和徽派盆景造型精華于一園,被譽為東方園林之母。
來到唐模,這是中國水口園林第一村。田園風光優雅別致,法式浪漫風情與徽州古村落絲絲入扣,讓你穿越時空,悠悠走進明清鼎盛時期的古徽州。
邁進堪稱中國古建筑史上一大奇跡的呈坎,這里融自然山水為一體,按《易經》八卦風水理論選址布局村落,詮釋了天地萬物相生克的先哲理論,被譽為中國風水第一村。村中長街短巷,宛若迷宮,漫步街頭,步移景異,可謂人行千巷里,如在畫中游。
觀皇宮去北京,看民宅到潛口。潛口民宅被譽為我國明清民間建筑藝術的活專著,薈萃了明清時期徽州最經典、最具代表性的徽州民居。方氏宗祠石牌坊、善化亭、曹門廳、司諫第、方門太宅、樂善堂,依山就勢,錯落有致,茂林修竹、景色清幽,徜徉其間,仿佛走進了五百年前的古徽州。
天下游子癡絕處,無夢神游到徽州。徽州是個古老的地方,當你走進她,你一定會深深迷戀上那質樸的氣息,她就像一本沉甸甸的書,在等待著人們去細細品讀,她更像是一位飽經滄桑的老者,在等待著與你傾心交談,說今生談往事,且吟且唱。(汪瑞華)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