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劉崢嶸 賀鵬云/文 左平/圖)清明時節,皖南煙雨綿綿。我們記者一行來到古徽州胡開文墨廠,參觀了徽墨制作全過程。
制墨是我國十分古老的傳統工藝之一,在我國傳承、發展以至體系完備而流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并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墨文化,對社會政治經濟演進、中國古代文明傳承具有深遠的意義。
在我國兩千多年的人工制墨發展史中,松煙墨、油煙墨一直是最為重要的兩種墨品。松煙墨以松樹燒取的煙灰制成,特點是色烏,光澤度差,膠質輕,只宜寫字。油煙墨多以動物或植物油等取煙制成,特點是色澤黑亮,有光澤;最常見的桐煙墨,堅實細膩,具有光澤。中國畫一般多用油煙,只有著色的畫偶用松煙。
墨錠生產的第一道工序是采集油煙灰。油煙灰是墨錠生產的主要材料,它的質量好差,直接影響墨的質量。油煙灰是以松油、桐油、豬油和麻油等各種油料按不同比例配制成混合油,這種混合油經燃燒后產生的煙灰,就是制墨的尚佳材料。
第二道工序是配料、拌料、成型。將油煙灰與其它輔料有金箔、珍珠、麝香等各種名貴藥材,再按比例配以某種膠料加以拌和。料拌好后,就像做饅頭那樣,把一大團墨放在案板上不斷地揉,并用一塊锃亮的金屬方錘不斷地敲打,把這團墨揉敲到一定的細潔和柔軟時,再按墨錠的重量分成若干小墨團,案板上有一臺天平秤,每粒小墨團都上秤稱過。
接下去的工序是整修、描金和包裝。整修是把毛坯墨邊緣粗糙不整齊部分加以修飾,使墨錠整體光潔、平整,線條挺拔。描金是用金粉、銀粉及各種顏料按照墨錠的圖案予以填涂。
在拍攝制墨的同時,我們有幸拍攝到歙硯制作的過程。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