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信息】
書 名:《文風四談》
書 號:978-7-300-10608-3
作 者:梁衡著
分 類:政治讀本、散文
成 品:16開 頁數:252
出版時間:2013年3月
定 價:39.8元
出 版 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簡介】
梁衡 山西霍州人。著名學者、新聞理論家、作家。歷任《內蒙古日報》記者、《光明日報》記者、國家新聞出版署副署長、中國記協常務理事、《人民日報》副總編輯。現為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博士生導師、全國記協特邀理事、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
著有散文集《覓渡》、《洗塵》、《把欄桿拍遍》,科學史章回小說《數理化通俗演義》,寫作研究集《為文之道》,政論集《繼承與超越》等。曾獲“青年文學獎”、“趙樹理文學獎”、“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全國好新聞獎”和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有梁衡散文九卷。先后有《晉祠》、《覓渡,覓渡,渡何處?》、《跨越百年的美麗》、《把欄桿拍遍》、《夏感》、《青山不老》等多篇作品入選中學和大學課本。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全國上下一致倡導踐行轉變文風、會風的背景下編輯的。選編了著名散文家、政論家梁衡的最新力作,透辟闡述轉變文風之理,深情回溯偉人文風典范,犀利盤點當下“假大媚空”文風陋習,建言正本清源重拾好風,以清麗而又不失純厚的風格,以敢于說真話的氣魄,表明了實干興邦,應該從轉變文風、會風開始!
【名家推介】
梁衡是一位肯動腦,很刻苦,又滿懷憂國之情的人。難得他總能將這一種政治抱負化作美好的文學意境。在并世散文家中尚無第二人。
——季羨林
作為散文大家的梁衡總是能將最枯燥的政治材料、最艱深的哲理處理得有聲有色、有形有味,讓你在他的書中流連忘返,不忍合卷。
——米博華,《人民日報》副總編輯
品讀梁衡同志的文章,總覺得是在凈化人的心靈。《文風四談》的出版,于清正文風是一大功,功莫大焉;于端正人心為一大德,德莫善焉。
——茍天林,《光明日報》原總編輯
【目錄】
山重水復,又說文風
說文風/
開會與講話/
笑談真理又何妨/
回看來路,想起毛、鄧
文章大家毛澤東/
鄧小平認錯/
誰敢極言,誰能極言/
鄧小平的堅持/
盤點文風,假大媚空
會議之風/
這些干部怎么不會說話/
官員答記者問的14個“不要”/
關于改進會風的兩點建議/
官場之風/
工作不要掛在空擋上/
碑不自立,名由人傳/
當官何必秀才藝/
老百姓怎么看政治/
警惕學習的異化/
莫要急著修《自傳》/
假不覺恥,行同演戲/
媒體之風/
先弄清什么不是新聞/
消息要七分肉三分骨/
“哇”字牌通訊/
“要”字牌言論/
你有什么資格向全國人民說“要”/
一把跪著接過的鑰匙/
對領袖人物不要稱爺爺/
創作之風/
肢體導演張藝謀/
文化貼牌是自殺/
題為根干,戲為枝葉/
砍的不如旋的圓/
為文要認真,模糊不是美/
正本清源,重拾好風
政治之理/
權與德/
淺談什么是政治/
上北戴河不辦公書/
大干部最要戒小私/
居官無官官之事/
用其力還是用其心/
朱镕基改稿/
宋子文怒辭外長/
人格在上/
傳播之理/
謠言止于透明偏見化于誠懇/
機關報要克服機關化/
新聞的生命力即政治生命力/
評論是報紙的寶塔尖/
每一篇評論都要有一個真靶子(每一個將軍……)/
頭版是臉,頭條是眼/
消息不能散文化/
一個記者的責任與成功/
文章之理/
文章五訣/
提倡寫大事、大情、大理/
用文學翻譯政治/
為文第一要激動/
文章要當鉆石磨/
文章為思想而寫/
書與人的隨想/
書籍是知識的種子/
附:曾經有這樣一種虛假的文體/
學問之理/
語言文字是民族的生命/
怎樣區分低俗、通俗和高雅/
什么是美/
匠人與大師/
說經典/
石頭里有一只會飛的鷹/
手中一管墨,胸中墨一桶/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