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影子里的中國———即將到來的社會危機》 作者:吳敬璉、鄭永年、(美)亨利·基辛格等 著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何為“影子里的中國”?面對隱晦而復雜的社會危機,“一分為二”乃至“一分為多”的“暗處置身”凸顯的是中國智慧。
何為“中國在暗處”?這是一種主動的策略,中國既有人人皆知的問題,也有著不為人知的付出。然而,綜合數十年精英們對中國變遷或變化的所見所論,或許會發現某種規律,那就是,多數中國知識精英對中國發展的判斷是消極的,甚至是悲觀的。
但現實的中國卻是經濟奇跡、影響力崛起。相比之下,國際精英對中國的判斷要樂觀得多。為什么會這樣?
可能的一大原因是,中國學者可能更多是從一些普世的角度、意識形態的層面、最優秀文明的追求等角度著眼去看待、分析、建構,由此會更多地看出中國與國際主流、發達國家的差異,從而更多地為中國的不同而苦惱而尋覓改變之道。相比之下,國際學者更簡單,多半從物質力量、國家能力、發展潛力等角度去思考,從而更多地從中國的強大、學習做強國及中國可能與當下世界第一的美國出現沖突等角度去思考。
與此同時,中國內部,左中右各方所持又各異,相比左的計劃觀、民族觀、國情觀,右的市場觀、民主觀、普世觀,中的實用觀、現實觀因合傳統之政道和現實國策,與政府更切合,支撐著主流的合法性,而左右主要從張力上牽扯現實、影響未來。
未來是不確定的,無法預測;其實,歷史也非客觀事實,不同的人,不同的立場,他們眼中的歷史是不同的。正因為未來無法預測,我們才可能努力去爭取最好、最合理的未來。
相對于今天隱晦而復雜的國內外環境,我們更大的問題,在于更新的程序與速度。作者蕓蕓,既有經濟學家,又有社會觀察家、歷史學家,還有國際關系戰略家等。橫側兼顧,多管齊下,我們做的正是這樣一件事。(毓楠)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