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總部經濟課題組的研究員,作為一名經濟學家,邱仰林新作《評級真相》最近由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并上市熱銷。
《評級真相》一書從三大評級巨頭對歐洲發難導致歐債危機步步升級開始,對信用評級、評級機構進行深入剖析,解釋了信用評級業的發展歷程,分析了信用評級的中國和世界現狀。該書進一步深入,解釋了2008年美國華爾街金融海嘯發生的根本原因,披露了三大評級巨頭的惡行,揭開了信用評級的利益黑幕,揭露了美國信用評級下調的背后較量。在新一輪世界經濟較量中,中國的信用評級業如何發展,如何與美國三大信用評級巨頭進行博弈,如何與俄羅斯、印度等新興國家進行聯合,《評級真相》一書給出了思考和建議。
2011年10月20日,中債資信評估有限責任公司發布了它的評級業務體系,這同時意味著中債資信評估有限責任公司在投資人付費模式下的評級報告面世。但世界大多數信用評級機構包括三大評級巨頭仍然采取被評機構付費的模式,導致信用機構為了經濟利益降低信用評級標準或者沒有及時下調有關機構的信用評級。在2008年美國華爾街金融海嘯中,信用評級機構由于自身利益牽涉其中,在金融危機中反應緩慢,沒有及時下調潛藏危機的資產證券化產品評級,助長金融市場動蕩,并使其最終演變成國際金融危機。
事實上,信用評級機構包括三大評級巨頭會受盈利或其他利益影響,偏離公正獨立的基本準則,操縱評級結果。雖然利益導向問題在各個行業或多或少都有存在,但鑒于信用評級業具有的強大市場影響力,一旦利益導向問題成立,會對市場公平產生巨大破壞力。信用評級甚至演變成攻擊一個國家、多個國家或者一個地區國家組織機構的工具。
在希臘債務危機演變成歐債危機進程中,信用評級機構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打擊歐元,維護美元的國際基礎儲備貨幣地位。
《評級真相》一書最后披露中國信用評級業的最核心問題:在國際巨頭不斷入侵、壟斷和控制中國國內信用評級市場的同時,中國本土信用評級機構進入美國市場的希望卻幾乎為零;就信用領域而言,中國對美國開放,美國卻不對中國開放;美國對中國評級機構采取控制與封殺,導致3大評級機構掌控中國金融命門。
進一步,美國的壟斷保護使得標準普爾、穆迪和惠譽三大評級巨頭瓜分了全球大部分的評級業市場。
暢銷書《彳亍行》作者、青年作家薩娜認為,《評級真相》一書揭示了評級出現亂象的根源:信用評級機構受盈利或其它利益影響,偏離公正獨立的基本準則,操縱評級結果,評級結果就會出現混亂。
三大評級巨頭之一穆迪2013年3月13日晚將荷蘭合作銀行、荷蘭銀行和NIBC銀行信用評級長期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面”。最近,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推出了地方政府信用評級體系,這次新評級方法的核心是揭示債務主體安全負債的規模上限。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2013年3月 15日發布公告,決定維持柬埔寨王國本、外幣國家信用等級B,評級展望為穩定。事實上,信用評級每天都在進行,信用評級結果每天都在公布,外國特別是美國三大評級巨頭有聲音,中國評級機構也應該有聲音,中國的信用評級業應該隨著國內外形勢的變化及時發出自己的聲音,中國的信用評級機構應該與時俱進。
在信用評級業,全球各國的利益博弈將長期存在,美國仍然希望將三大評級巨頭作為自己統治世界的工具,美國仍然希望通過評級統治世界經濟秩序,美國仍然在維護自己的金融霸權;中國自身正在增長的經濟實力決定了中國既要與俄羅斯、歐盟等國聯合建立具有世界影響的信用評級機構,更要自己建立有世界影響的信用評級機構,積極參與世界經濟秩序的重構,維護自己的國家經濟利益。
對《評級真相》一書,正如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前副院長、博導曹鳳岐教授所言:信用評級對一個國家和大的金融機構非常重要。評出的信用等級對于一個國家和機構未來的發展前景會產生重要影響。邱仰林先生所著《評級真相》一書,不僅對信用評級的程序、指標體系和評級過程進行了詳細介紹,重要的是揭露和評價了美國標準普爾、穆迪以及惠譽三大信用評級機構打著貌似公允的旗號對各國進行主權信用評級,對除美國以外的國家帶來負面影響的事實。提出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都應建立起自己的具有公信力的評級機構。此書所談及的問題很有啟發,會引起我們深度思考。這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