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信息]
作 者:馬勇/著
出版社:光明日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年1月
定 價:32.00元
[內容簡介]
假如九年立憲按部就班,假如宋教仁能夠多活十年,中國的歷史又該怎樣發展…… 當年的統治集團——大清皇族如今過著怎樣的生活?清末的司法改革是否是中國法制史上前所未有的革命?晚清政府是如何管理媒體的?慈禧太后、袁世凱以及民國四公子的真實一面又是怎樣…… 對比如今火熱的宮斗劇,真實的后宮又是怎樣的一面?到底該如何重新解讀鴉片戰爭中的不平等條約,又該如何理性看待中日關系…… 馬勇教授將穿越歷史時空,為我們講述中國近代史上那些不一樣的人和事。
[作者簡介]
馬勇,1956年出生,安徽濉溪人。畢業于復旦大學歷史系,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1898年中國故事》《中國現代化歷程》《1911年中國大革命》《晚清二十年》《清亡啟示錄》等。
微博上他起名“旁觀者馬勇”,給了自己一個最佳界定。在他看來,歷史研究者便該永遠居于第三只眼的位置,盡一切可能逼近歷史真相。
[目錄]
第一章 老生雜談
當年的統治集團——大清皇族如今過著怎樣的生活?袁世凱到底有沒有告密?后宮爭斗劇收視率屢創新高,而真實的后宮又是怎樣呢?對于潛逃海外的貪官,他們的子孫后代又該怎樣面對?澳門,難道是現代中國的原點?
大清皇族今安在 002
晚清司法改革 008
袁世凱“有密未告” 012
后宮不是這樣的 024
義和團是怎樣運動起來的 029
重新估價太平天國的意義 036
我理想中的辛亥大片 043
其實我們不了解民國 047
大變革時代官范、官德與官箴 055
李鴻章馬關講和的一些細節 060
澳門,現代中國的原點 065
第二章 遠去的“政治名人”
真實的慈禧太后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女人?恭親王奕的臨終遺言對光緒帝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宋教仁之死為我們留下了哪些寶貴經驗?楊度為什么不懺悔?章太炎是怎樣成為民國大師的?民國四公子到底是哪幾個人?
078 真實的慈禧太后:貢獻、幸運與悲涼
090 恭親王奕?的政治遺言
096 穿越時空求教袁世凱
101 宋教仁這樣的“議會迷”
106 楊度為什么不懺悔
112 張謇:別了,皇上
118 章太炎何以成大師
120 君憲先鋒嚴復
126 康有為統籌全局頂層設計
129 民國四公子
第三章 一個王朝的隱退
為什么乾隆大帝的上國心態使中國失去了一次社會轉型的千載良機?清政府為什么啟動司法改革?晚清政府是怎樣管理媒體的?引發武昌起義的四川保路運動的起因是什么?是哪幾股力量促成了辛亥革命?晚清的立憲新政真的是弄假成真嗎?
乾隆大帝的“上國心態” 134
近代中國地方自治思潮緣起 137
清末聯邦制何以不可能 142
重新認識聯省自治 147
清政府為什么啟動司法改革 150
清政府怎么管理媒體 153
假如沒有《大清報律》 157
鐵路國有的正當與失當 160
辛亥革命中的三種力量 166
辛亥革命100年系列訪談之一:一個王朝的隱退 171
第四章 換個角度看問題
我們怎樣重新理解鴉片戰爭后的中外條約?難道是日本吞并朝鮮導致了大清王朝的終結?師夷長技以制夷有哪些缺陷?我們怎么重新認識外國資本在近代中國發揮的作用?如果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簽字又將怎樣?辛亥革命是對法國大革命的超越嗎?
再看鴉片戰爭后的中外條約 180
大清終結的朝鮮因素 184
回望甲午:經驗與教訓 189
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缺陷 194
重新認識近代中國資產階級 197
重新認識外國資本在近代中國 201
重看巴黎和會上簽字 204
辛亥革命是對法國大革命的超越 207
第五章 再給歷史把個脈
回望過去的百年,中國依然在政治突圍嗎?為什么經過一場并非毀滅性的局部戰爭,中國人就集體無意識轉向,不再認同三十年舉國共識了呢?是否東北亞問題的癥結在如何看待朝鮮?我們該如何正確理性地看待中日關系?
220 中國仍在突圍中:回望百年
225 中國近代史的熱點、焦點和難點
231 大變革時代—— 緣起、動力及方向
237 章太炎與新史學
244 蔣廷黻論近代中國外交
249 近代中日交涉:時機、教訓及彌補
256 文化的根本在政治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