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白說》是央視資深新聞人白巖松的新作,作者通過近年來于各個場合與公眾的深入交流,以平等自由的態(tài)度,分享其世界觀和價值觀。時間跨度長達十五年,涵蓋時政、教育、改革、音樂、閱讀、人生等多個領(lǐng)域,溫暖發(fā)聲,理性執(zhí)言。
(本文節(jié)選自白巖松新書《白說》)
我姓白,所以這本書叫《白說》。其實,不管我姓什么,這本書都該叫《白說》。
我沒開過微博,也至今未上微信,可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互聯(lián)網(wǎng)上署名“白巖松”的言論越來越多。曾經(jīng)有好玩的媒體拿出一些讓我驗真?zhèn)危褂幸话胍陨吓c我完全無關(guān)。
有人問:如此多的“不真”,為何不打假?我總是馬上想起梁文道在一次飯局上,講他親身經(jīng)歷過的故事。
內(nèi)地圖書腰封上多有“梁文道推薦”的字眼,終有一天,一本完全不知曉的書也如此,文道兄忍不下去,拿起電話打向該書出版社:
“我是香港的梁文道……”
“啊,梁先生您好,我們很喜歡您,您有什么事兒嗎?”
“你們出的書上有我的推薦,可我連這本書都不知道,如何推薦?”
“梁先生,不好意思,您可能不知道,內(nèi)地叫梁文道的人很多……”
一個完全出乎意料的回答,讓梁文道像自己做了錯事一樣,只記得喃喃說了聲“對不起”后就掛了電話,以后再也不敢這樣打假。
我怎能確定內(nèi)地沒有很多人叫“白巖松”?更何況,完全不是我說的還好辦,可有些“語錄”頭兩句是我說的,后幾句才徹底不是,讓我自己都看著猶豫。
越完全不是我說的,越可能生猛刺激。于是,前些年,本臺臺長突然給我打電話:“小白,那個微博是你發(fā)的嗎?”
“臺長,對不起,不是,而且我從沒開過微博……”
“啊,那好那好。”
電話掛了,留下我在那里琢磨:如果這話是我說的,接下來的對話如何進行呢?
又一日,監(jiān)察室來電話:“××那條微博是你說的嗎?××部門來向臺里問??”毫無疑問,正是在該微博中被諷刺的那個部門。
我回話:“不是,我沒開過微博。”
又過一些日子,監(jiān)察室又來電話,內(nèi)容近似,我終于急了:“不是!麻煩讓他們直接報警!”
可警察會接這樣的報警嗎?
作者簡介:
白巖松,央視資深新聞人,主持《新聞周刊》《新聞1+1》欄目。曾出版作品《痛并快樂著》《幸福了嗎》等。
責(zé)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