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黃山市黃山區堅持把紅色資源作為黨員教育的鮮活教材,緊密結合本地實際,保護紅色資源、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切實發揮革命老區黨員教育堅實陣地作用,推動黨員教育提質增效。
“有資源”向“有課程”完善。深入收集,綜合運用走訪老區群眾、探訪烈士后代、查閱黨史資料、征集民間故事等多種方式常態化收集素材,今年來3支紅色故事拾遺小分隊走訪老區黨員群眾近800人次,采編紅色小故事130余個。系統匯編,成立本地紅色黨史研究專項小組,分類整理、統一審核,編成《碧血丹心沃太平——黃山烈士名錄》《黃山區紅色教育路線手繪圖》等圖文資料,為廣大黨員群眾提供一套系統、可靠的本土紅色教材。做好制播,集中選材,深入一線進行紅色視頻教材拍攝,制作《烽火黃山報》《黃山下的長征序曲》《戰地之歌》等微黨課、電教片等線上資源10余部,依托區先鋒網、“黃山區組工”微信號等定期展播,推動紅色資源活化為可視、可聽、可讀、可學的課程教材。
“有亮點”向“有線路”提升。打造學教基地,聚焦紅軍北上抗日、皖南游擊戰爭等在本土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收集老物件,還原舊場景,高標準建設提升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陳列館、《黃山報》舊址等9個教育基地,為廣大黨員群眾提供“身臨其境”的“紅色課堂”。培育講解隊伍,聚焦“配套講解不足”問題,進一步充實紅色講解員隊伍,邀請本地老黨員、退休干部講家鄉紅色故事,通過紅色演講比賽、鄉村推薦官大賽等優選吸納近30名青年黨員加入講解隊伍,配套完善講解詞和有關設備等“軟硬件”。串點成線,將本地教育基地、革命遺址、紅色村莊等串聯整合,精心推出“紅色教育觀摩路線”6條,并在傳統的參觀展陳、重溫誓詞等活動外拓展重走古道、板凳研討等沉浸式學教板塊,持續強化紅色陣地教育功能。今年來,全區各黨組織8000余人次赴紅色陣地開展革命傳統教育。
“有觸動”向“有行動”落實。互動加深理解,擺脫走馬觀花式,把“黨建沙龍”“板凳黨課”“微黨課我來說”等形式搬進紅色陣地,變“看完就走”為“看完就說”,引導黨員干部第一時間發表最直觀、最新鮮的心得體會,通過交流分享互動,把紅色印記銘刻得更深。宣講營造氛圍,以“講紅色故事 鼓振興干勁”為目標,把革命先烈事跡作為“學習身邊榜樣”活動的重要內容,持續加強紅色黨史宣講隊伍建設,結合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黨員干部帶頭開展紅色主題宣講,持續營造“尊崇英雄、學習榜樣”氛圍。實戰檢驗成效,緊盯學用轉化關鍵環節,及時把學習教育激發的干勁落實到鄉村振興一線,展現在服務發展、服務群眾的行動中,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截至目前累計送服務2300余次,為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310余個,不斷提高黨員干部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