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競爭不是單純“卷”價格、“撕”存量,而是致力于提升性價比,通過拼品質、拼創新、拼服務共同“做大蛋糕”
善用法治思維,強化法治化治理手段,建立健全促進公平競爭的長效機制
近期,一“小”一“大”兩個行業悄然生變。放在一起觀察,頗耐人尋味。
先看充電寶。“內卷”之下,有的廠商走低質低價路線,產品頻頻起火冒煙。民航部門遂發布通知,禁止旅客攜帶不符合規定的充電寶乘坐境內航班。痛定思痛,充電寶行業重新出發,聚力提升充電寶產品質量。
再看新能源汽車。產品競相降價,經銷商承擔不切實際的銷量指標,“零公里二手車”遭詬病……行業備受煎熬,只有多管齊下反“內卷”,才能讓競爭回歸理性賽道。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表示,“鞏固新能源汽車行業‘內卷式’競爭綜合整治成效”。
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的靈魂。“內卷”,本質是低效的不公平競爭,會造成“多輸”。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必然要求市場競爭秩序優化。不久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依法依規治理企業無序競爭。”
無序競爭的突出特點是拼價格、攤規模、“一哄而上”,本質上就是走粗放發展的老路。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外賣大戰”為例,短期內讓消費者形成“薅羊毛”的心理預期,商家陷入“增量不增利”的怪圈,騎手疲于奔命、增加安全風險。再看人工智能領域,某城市半年內一度出現200多家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多數因缺乏核心技術而淪為“PPT公司”。良性競爭不是單純“卷”價格、“撕”存量,而是致力于提升性價比,通過拼品質、拼創新、拼服務共同“做大蛋糕”。
從“無序”到“有序”,“有形之手”和“無形之手”要良性互動。政府和企業都是“反內卷”的責任人。比如,一些地方違規給予企業大量獎補,阻礙了要素資源跨區域合理流動。規范地方招商引資行為,打破地方保護主義,不搞“政策洼地”,才能避免市場分割。又如,創新是企業成長壯大的最佳選擇。海爾跳出“死磕”參數或價格的窠臼,不僅推出能分區洗滌襪子、內衣、外套的三筒洗衣機,還開發出避免“自己變臟”的“V轉子”洗衣機,精準破解洗衣痛點,贏得消費者好評。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激活經營主體創新力量,這是破“內卷”的有效路徑。
變“惡性”為“良性”,攻堅戰和持久戰要協同配合。反“內卷”需要雷霆手段,對于典型惡性競爭現象,該出手時就要出手。前不久,浙江湖州某公司收取傭金為網店客戶刷單,通過對網店商品進行虛假交易,提高網店的成交量及好評率等,被依法查處曝光。善用法治思維,強化法治化治理手段,建立健全促進公平競爭的長效機制,將促使更多經營主體走出“內卷”泥淖。
擴內需與反“內卷”要雙向發力。當反“內卷”成為共識,也應認識到,破除“內卷”,不是不要競爭,而是要引導競爭更加健康有序。“升維”來看,向“新”而行,擴大需求,才是王道。上海浦東美術館延長開放時間、打造文創優品,聯動景區酒店發展“票根經濟”,單日客流量突破1萬人次。重慶瞄準“天臺經濟”,引入IP策展、文藝演出、空中餐酒吧等休閑體驗業態,已形成20余個天臺群落。創新打造場景、提振消費需求,催熱了暑期經濟,為遠離“內卷”提供了新思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修正草案》公開征求意見,國家郵政局召開快遞企業座談會,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發布倡議書……連日來,各方動作頻頻,劍指“內卷”、倡導良性競爭。聚合力,不松勁,嚴防“劣幣驅逐良幣”,破除逐底競爭,定能讓解決問題的過程成為發展前進的過程,護航經濟高質量發展。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07日 05 版)
責任編輯:賀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