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六安市葉集區將村干部隊伍建設作為夯實基層黨建、推動鄉村振興的核心工程,緊扣“思想鑄魂、能力提升、實踐礪能”三大主線,著力打造一支政治堅定、本領過硬、作風扎實的村干部隊伍,為基層治理和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筑牢政治根基,鍛造忠誠擔當。堅持將思想教育作為村干部隊伍建設的“強基工程”,構建“理論+紅色+廉政”三維教育體系,夯實政治定力。理論武裝全覆蓋。推行“區級黨校集中學+鄉鎮黨校延伸學+云端微課靈活學”三級聯學模式,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精神等內容列為必修課,通過領導領學、專家講學、研討深學強化理論素養。紅色教育強信念。依托“未名四杰”、紅色文化場館等資源,開展“重走紅軍路”“紅色故事會”等沉浸式研學活動,集中進行學習研討、交流心得體會,推動村干部傳承紅色基因、堅守為民初心。廉政教育固防線。建立“季度廉政談話+典型案例剖析+警示教育基地觀摩”機制,鄉鎮紀委每季度對村干部開展集體廉政談話,組織赴區黨風廉政館參觀學習,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今年以來,全區開展沉浸式研學活動16場,實現村干部理論學習全覆蓋,有效激發村干部干事創業內生動力。
構建賦能體系,淬煉硬核本領。聚焦“缺什么補什么”,打造“分層培訓+導師幫帶+外學內引”立體化能力提升平臺。靶向培訓強素能。開設“頭雁訓練營”,按后備干部、骨干干部、村黨組織書記三類群體定制課程,開發公文寫作、業務精講、矛盾調處等實用課程。舉辦業務“半月談”,邀請農技專家、致富能手現場授課,破解產業發展、網格治理等難題。導師幫帶促成長。實施“1名鎮領導+1名村書記+1名農技專家”結對幫帶機制,組建鄉村振興“導師團”,通過案例教學、田間實操指導幫助村級發展產業,轉化落地“稻蝦共養”“電商助農”等項目。外學內引拓視野。組織村干部赴浙江安吉、上海金山等先進地區考察,學習“千萬工程”、集體經濟運營經驗,引進智慧農田管理、秸稈綜合利用等產業新模式,推動本土產業升級。今年以來,全區舉辦村干部春季培訓班1期,轉化落地產業項目10余個,有力增強村干部干事創業能力素養。
一線淬火練兵,激活隊伍活力。堅持“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練”,搭建三大實戰平臺,推動學用轉化。攻堅一線壓擔子。推行“揭榜掛帥”機制,圍繞集體經濟增收、人居環境提升等難點,定期發布“攻堅榜單”,鼓勵村干部主動認領任務,組建“導師+骨干+新兵”攻堅專班合力推動項目落地。急難險重強擔當。將防汛抗旱、信訪維穩等復雜任務作為“練兵場”,推行“首接責任制”,要求村干部獨立牽頭處置突發事件,通過模擬推演、復盤總結完善應急預案,錘煉應急處突能力。嚴考實評促擔當。實施“基礎報酬+績效獎勵+集體經濟分紅”考核機制,將群眾滿意度、項目推進率、集體經濟發展等可感可見的實干實績納入考核內容,工作表現突出的予以公開表彰,整體表現靠后的將被約談,推動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確導向。今年以來,全區村干部領辦民生實事超過1200件,化解矛盾糾紛350余起,有力推動村干部在干事創業中礪能增效。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