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馬鞍山市雨山區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全面落實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健全完善新時代黨員教育培訓工作體系,全面提升基層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質效。
突出上下協同,構建黨員教育培訓聯動體系。一是健全領導機制。區委高度重視,區委常委會多次研究部署黨員教育培訓工作,區委主要負責同志帶頭研究每年黨員教育培訓重點任務,帶頭講黨課、講培訓第一課。區委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定期調度推動,統籌推進黨員教育培訓。二是強化協調聯動。探索成立全區黨員教育培訓大聯盟,整合組織、宣傳、社會工作、黨校、教育、工青婦等部門資源力量,依托鄉鎮(街道)、開發園區,推進師資聯育、培訓聯辦、陣地共用,構建黨員教育培訓“1+N+7”聯動機制。三是推進閉環管理。建立黨員教育培訓年度“一要點兩清單一評議”制度,堅持工作要點定方向、培訓清單定任務、“三會一課”清單定日常、基層黨建述職評議定等次,加強精細指導,推進黨員教育培訓落地落細。
突出需求導向,優化黨員教育培訓課程體系。一是抓好主題主線教學。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黨員教育培訓的主課、必選課,扎實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教育引導全區黨員干部錘煉黨性、提高思想覺悟、轉作風樹新風。依托安徽黨員大課堂,采取“視頻到支部”方式,每年分領域舉辦不少于3天的基層黨員培訓班,持續深化脫產培訓和日常集中培訓,覆蓋全區城市、農村、機關等2萬多名黨員,著力提升培訓質效。二是抓好特色課程培訓。立足不同行業領域特征、黨員實際需求,開設“雨山青年說”“興村治社”“機關大講堂”“名師沙龍”等“短而精”課堂,設置鄉村振興、基層治理、建設機關“四強”黨支部、產業鏈黨建等4類主題案例課程,注重把基層工作實踐案例、創新做法、鮮活經驗等引入課堂,一案一主題、一案一啟示,用好身邊的“活教材”。三是抓好學用成果轉化。2024年以來,結合農村黨建“五大先鋒”工程、城市社區黨建“零距離”工程,設置農村二輪土地延包、小區物業治理、鄰里矛盾調解等10大服務崗位,引導黨員參與城鄉發展治理。定期發布困難群眾“微心愿”清單,機關在職黨員“一對一”認領接單,主動開展“幸福進門”服務。今年以來,全區機關單位黨組織共結對幫扶困難家庭150戶,900多名機關在職黨員常態化進家門開展“微服務”,認領群眾“微心愿”676個。
突出基礎要素,夯實黨員教育培訓保障體系。一是建強陣地庫。通過每年實施基層黨建項目,優化提升村(社區)、機關、學校、“兩企三新”黨群服務中心(驛站)功能,升級改造遠程教育網絡終端站點66個,實現黨員教育培訓“云上”培訓一鍵互聯。在全區各村(社區)設立流動黨員報到服務點,采取“線上+線下”方式,靈活做好流動黨員學習教育管理。二是培育師資庫。突出政治標準,注重從本地講師、領導干部、專家能手、先進典型中,選聘懂理論、懂政策、懂區情、懂基層的專兼職講師近50名,組建先鋒講師團,開展下沉式輪訓,推動優質師資直達一線。三是豐富教材庫。深度挖掘本地先進典型案例,拍攝制作的《薛家洼蝶變記》入選中組部100部精品黨課展播,《不夜城上黨旗紅》《三姑娘入黨記》《不負青山美》3部案例片入選中組部《全國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教材資源庫,《向山向美》入選全省微黨課精品展播。常態化開展“黨課開講啦”活動,打造“沉浸式”課堂,為黨員分級分類培訓提供豐富資源。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