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池州市九華山風景區持續聚焦基層黨建“小馬拉大車”問題,從隊伍建設、機制優化、載體創新等方面久久為功,不斷激發基層黨組織生機活力,推動基層黨建工作提質增效、提檔升級。
建強骨干隊伍,以“精兵”破“負重”之困。選優配強“骨干軍”。加大資源人力向村(社區)傾斜力度,實施村(社區)后備力量培育計劃,儲備后備力量27名,新增駐村第一書記1名。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村(社區)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實施意見》,加強基層干部培塑。育強骨干“先鋒隊”。為加強鞏固基層黨務工作者力量,推行“1名書記+2名委員+N名黨員骨干”的“1+2+N”隊伍模式,通過集中培訓、跟班學習、線上課堂等方式,每年開展黨務知識培訓不少于40學時,培養一批“懂黨建、會服務、能攻堅”的骨干力量。
優化機制流程,以“巧勁”破“低效”之困。優化制度“減負擔”。落實“鄉鎮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強化賦權承接能力提升,完成320項審批事項清單、行政執法事項清單和配合事項清單制定、公布,初步構建起“一目錄三清單”權責清單制度體系。開展村級組織掛牌、微信工作群專項排查整治,累計清理不符合規定的村級組織掛牌115塊,解散面向村(社區)的工作群組27個。明確村級組織管理服務事項、劃分重點履職事項、圈定證明事項范圍,制作“不應由村級出具證明事項及辦事指南”展板12塊。整合資源“聚合力”。針對黨建資源分散、作用發揮不充分問題,建立“機關聯基層、支部聯支部”結對機制,推動機關單位黨組織與村(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共享陣地、人才、資金等資源,開展聯合主題黨日、志愿服務等活動60余場次,形成“大黨建”工作格局,破解“小馬單打獨斗”難題。
創新服務載體,以“實效”破“脫節”之困。搭建平臺“優服務”。聚焦黨建與業務“兩張皮”問題,推行“黨建+網格治理”模式,將全山劃分為138個黨建網格,每個網格配備1名網格員和2-3名黨員志愿者,建立“收集問題—分類處置—反饋評價”閉環機制,今年以來依托網格收集發現訴求矛盾問題1277件,回應化解1047件,讓黨建工作融入日常、服務群眾。創新制度“提效能”。積極推進“綜治中心+網格化+信息化”運行機制,采取“人民調解+普法”模式,認真分析研判各類矛盾糾紛,分門別類、因案施策。并推行“一村一法律顧問”+“法律明白人”1+N機制,扎實開展“開學第一課”“夜市普法”等普法活動。截至目前,開展法律宣傳活動20余場次,受教育群眾達3000余人,化解矛盾糾紛24件,辦理12345便民熱線35件。有效推動基層治理從“有力”向“有效”轉變,破解“小馬跑不快”問題。(陸琦)
責任編輯:陳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