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唐曉紅 王修發)來安縣紀委嚴把“接訪、受理、督辦、反饋”信訪四個環節,在暢通渠道、規范流程、創新機制等方面狠下功夫,為促進全縣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2013-2015年,共受理信訪舉報1012件,其中初核案件754件,立案查處325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340人;函詢67人;信訪約談33人;當年結案率達100%,做到對群眾來訪“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嚴把接訪關,暢通渠道納民意
一是提前介入消“訪”。建立縣、鄉、村三級紀檢監察信訪信息網絡,配備村居紀檢信訪信息員212名,對信訪信息做到早上報、早介入、早調查,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信訪工作新格局。三年來,共收集信訪信息281件,在鄉村化解矛盾216件。二是定期開門接“訪”。開展紀委書記“信訪接待日”活動,規定每周三為紀委書記信訪接待日。同時利用網站和電子觸摸屏等媒介,主動公開接訪時間、地點、聯系電話和工作職責?;顒娱_展以來,接訪32起/54人次,受理信訪舉報11件。三是堅持帶案下“訪”。 實行常委帶案下訪制度,集中解決一些疑難復雜、涉及面廣的信訪問題,保證重大問題提前發現、及早預防、及時解決。制度執行以來,共帶案下訪28件,收集信訪線索36條,解決信訪問題34件。四是網絡平臺受“訪”。 在縣政府網、清風網等網站開設了“書記信箱”、“在線訪談”等 14個欄目,構建信訪舉報“網絡平臺”;投入4000余元更新了紀檢監察信訪信息管理系統,健全紀檢監察基層信訪舉報網絡。關注網絡輿情動態,充分利用社會信息,加大對腐敗線索的梳理收集力度。
嚴把受理關,統一信訪件交辦流程
一是統一受理。縣紀委根據“三轉”要求,實行信訪歸口辦理,同時進一步整合資源,委局機關領導接收的來信來訪、糾風治亂、司法機關移送的違法違紀事實、巡視組移交的信訪舉報件,由信訪舉報部門統一接收,逐件錄入信訪信息管理系統,形成“漏斗”式進口。二是統一報批。對于紀檢監察業務范圍內的信訪舉報件,由分管副書記、主管常委、信訪室進行分析、研判,按干部管理權限提出擬辦意見,制成《重要信訪擬辦單》,統一呈報縣紀委主要負責同志閱示。三是統一分流。信訪舉報件經批示后,按批示意見統一分流轉交或移送辦理。對于業務范圍外信訪件,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及時轉交有關職能部門處置。同時把領導批示意見和信訪件去向逐件錄入信訪信息管理系統,形成“漏斗”式出口。四是統一回收。承辦信訪件單位辦結后及時將調查核實情況、處理結果落實情況、反饋情況等案件相關資料報縣紀委信訪室備案登記,做到件件有回音。
嚴把辦理關,創新矛盾化解機制
一是建立督辦機制。對問題線索,適時通過“請上來”和“走下去”相結合的方式,對承辦單位辦理情況進行動態跟蹤,及時了解問題線索處置狀態和辦理情況。定期通報各單位辦理情況,未按期辦結的,發督辦通知單,要求限時辦結。同時,將各單位辦理情況納入黨風廉政責任制考核。二是創新主動約談機制。2015年初出臺《來安縣紀委監察局領導班子成員約訪暫行辦法》,針對信訪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縣紀委領導班子成員與信訪人約定時間進行專項約談,重點破解疑難信訪事項,達到了“釋疑惑、解難題、促團結、增合力”的目的。三是推行信訪研判機制。加強單個信訪件內容分析研判。由分管副書記、主管常委和信訪室工作人員共同進行研判,對有價值的線索提出調查方案和擬辦意見。三年來,經研判提供有價值的線索179件,轉立案126件。加強信訪舉報信息整體形勢定性定量分析。對受理的信訪舉報和鄉鎮及縣直機關上報的信訪舉報情況進行定期分析,尋找階段性舉報特點、成因及變化趨勢,發揮“情報部”作用。
嚴把反饋關,鞏固成果助深化
實行兩次反饋制度。一是縣紀委信訪室提出擬辦意見,經縣紀委主要領導批示后,在10個工作日內將受理情況、辦理時限和承辦單位告知實名舉報人;二是調查組核實清楚,落實處理決定后,及時向信訪人本人反饋信件辦理結果。對匿名舉報有線索的查實后,以座談會、民主生活會、支部會、政情民意溝通會等形式公布處理結果,并做好反饋記錄。針對特殊案件和信訪人員,在一次反饋后3個月內進行二次跟蹤,進一步了解反映人的思想動態。通過以上舉措鞏固了案件的查處成果,促進了全縣和諧穩定局面的形成。
【責任編輯:李婷婷】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