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官員是如何“靠山吃山”的?——從安徽省旅游局原局長胡學凡案透視“旅游腐敗”
8月2日上午,安徽省旅游局原局長胡學凡因近百次收受、索取各類企業老板賄賂460萬余元,一審被安慶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并處罰金400萬元。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旅游領域貪腐案件時有發生,部分旅游領域官員“靠山吃山”,景區評級、旅行社資質評定、旅游專項扶持資金撥付和旅游地產開發成為“旅游腐敗”四大重災區。
十余年受賄邊腐邊升 兩任省旅游局局長接連落馬
61歲的胡學凡可謂“資深旅游官員”,他38歲出任著名旅游城市黃山市旅游局局長,后任黃山風景區管委會黨委書記、黃山旅游集團董事局主席,2009年升任安徽省旅游局局長。
2014年,有關部門在查辦安徽一名副省級官員貪腐案件時,發現了胡學凡的涉案線索,于當年3月對其立案調查。
法院審理查明,胡學凡受賄時間長、次數多。從1997年擔任黃山市徽州區區委書記開始,胡學凡“一路受賄,一路升遷”,十余年間受賄近百次,為20家單位或個人在旅游專項資金撥付、景區評級、工作調動等方面謀取利益,非法收受或索取現金、購物卡、金條等財物,折合人民幣460余萬元。
胡學凡的前任、曾擔任安徽省旅游局局長的江山,在調任安徽滁州任市長、市委書記后,也于2014年4月因嚴重違紀被立案調查。
胡學凡和江山都是在旅游領域工作多年、出自安徽黃山的干部,二人曾“前后腳”擔任黃山風景區管委會黨委書記、黃山旅游集團公司董事局主席、黃山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等職務。2005年,江山先行調任安徽省旅游局局長,4年后胡學凡接任了他的職務。2014年春,兩人先后落馬。
目前,江山一案也已開庭審理,檢察機關指控其利用職權違規審批,多次在土地出讓金返還、風景區等級申報、旅游發展資金撥付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受賄折合人民幣433萬余元。
四大領域成旅游腐敗重災區
“旅游管理領域的案件相對較少,胡學凡案、江山案暴露了其中的腐敗漏洞。”胡學凡案一位辦案人員說。記者梳理多起旅游官員案件發現,旅游腐敗“靠山吃山”主要集中在四大領域。
——風景區評級。胡學凡一案中,辦案機關查明他為多家景區評選4A或5A級景區提供幫助,其中不乏全國知名景區。如安徽績溪龍川風景區評選5A級景區、黃山歙縣牌坊群鮑家花園景區評選5A級景區,胡學凡作為省旅游局局長,從中提供幫助并受賄、索賄數百萬元。
——旅行社資質審批。胡學凡收受安徽3家旅行社的賄賂,為他們辦理赴臺灣旅游資質、旅行社評級等提供幫助。
去年被查處的國家旅游局監督管理司旅行社管理處原處長隆偉,多次收受浙江、安徽、河南、山東的一些旅行社賄賂,為其辦理“出境游”等資質審批提供幫助。
——旅游專項扶持資金分配。景區周邊環境治理資金、旅游公共設施建設補助、自駕游基地建設補助……各類政府旅游專項扶持資金的分配,成為權力尋租的重災區。胡學凡多次受賄,為6家企業獲得旅游扶持資金提供幫助。
——旅游地產開發。插手利益巨大的旅游地產項目,從中非法獲利,在安徽兩任省旅游局局長案情中均有體現。如江山成為某旅游地產公司的利益代言人,被控違規審批,為該公司在瑯琊山風景區內違規開發別墅、酒店、高爾夫球場等提供便利,并違規返還土地出讓金,造成國家損失1.68億余元。
記者調查還發現,旅游腐敗中還多見“內部掮客”的身影,有旅游局工作人員帶著旅游業商人“進京跑部”,為其牽線搭橋,或代其向上級管理部門“打點”。
豐厚的利益是滋生旅游腐敗的直接動力。一名曾多次行賄的旅游業商人表示,拿到5A景區的牌子可以提高票價、招徠更多游客,還更容易獲得省市縣各級政府的獎金,“政府把錢獎勵給景區,景區拿著這些錢干什么,很大程度上自己說了算。”
亟須堵上腐敗漏洞 完善制度強化監督
多名辦案人員和業內專家分析,旅游管理腐敗的根源一是權力彈性較大,景區評級、資質審批、資金分配都有可操作的空間,乃至形成了“活動、公關”的一條龍服務;二是隱蔽性強,不像設備采購、房地產建設等領域那樣引人注目,資金的使用情況也缺乏后續監管。
有旅游局干部介紹,5A級景區的評選程序分三輪,第一輪是景觀價值的評定,第二輪是專家暗訪管理與服務水平,第三輪是現場明察。“其中暗訪比較厲害,但也可以做工作,會提前知道是誰來、什么時間暗訪。”他說。
一位行業專家說,雖然暗訪環節的力度很大,但專家是可以被替換的,可以利用權力選擇傾向于自己的專家。對于參評的專家而言,背后有威脅,面前有利誘,很容易喪失自主性和客觀度。
這位專家表示,在景區評級、資質審批等環節中存在較大的自由裁量權,違法分子往往以一種合法合規的程序掩蓋腐敗。“已經形成了產業鏈,景區評級、資質辦理背后都有專門的公關團隊,甚至明碼標價。”
辦案人員介紹,旅游扶持資金撥給誰、撥多少,旅游管理官員具有話語權,而一些商人送小錢、得大錢,使國家扶持旅游的錢成了他們的私利。如皖南商人姚某與胡學凡是同鄉,十余年間累計向其行賄200多萬元,多次獲得巨額旅游扶持金。
多名旅游業內專家認為,旅游腐敗的背后是行政權力的過度干預,如景區評級、資質辦理均以官方評定為主,重事前評定,輕事后監督,且評定過程受到太多的利益牽絆,難以獨立公正。他們認為,遏制旅游腐敗亟待明晰行政與市場的邊界,旅游評級的工作應下放給相對獨立的專業協會來做,旅游主管部門則履行好監管的職責。(徐海濤、張紫赟)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