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市文明辦發布了7月份“合肥好人榜”,合肥市包河區萬年埠街道萬慈社區69歲的老黨員、老軍人、老干部何國先,當選助人為樂類“合肥好人”。多年來,何國先堅持捐款修路、捐資助學、投身公益,將做好事養成了一種習慣,把幫助他人當成人生最大的快樂,他的善舉贏得了廣泛贊譽。
何國先的家搬到萬達攬湖苑不久,他便被選為樓棟黨小組組長。“這棟樓有多少住戶、哪家有困難、誰家跟物業鬧別扭了……這些我都知道。”何國先笑呵呵地說,他堅信只要用心與人相處,就能得到真心相待。
自從搬進萬達攬湖苑后,何國先的身影就時常現身在“一米陽光”黨群服務站,每周都在“一米陽光”做義工,聽取、收集黨員和群眾的意見和建議,調解鄰里糾紛。鄰里只要遇到難事都喜歡跟他說。 “有了何老這位熱心腸的人,小區業主與物業管理之間的矛盾現在能通過鄰里溝通解決了。”萬慈社區攬湖苑的居民感慨地說。
2008年,肥東縣劉巷村小何村民組與烏龍小學相隔5公里路,沒有公路與學校相通,鄉村土路坑洼不平,污水橫流,一到雨季積水嚴重,上學的學生騎車容易滑倒。路過此地的何國先得知此情后,多次去鄉下與村民商量,征集群眾對修路的意見,并帶頭捐款數萬元修路。在他的帶領下,村民自覺為修路出力,最終修建一條砂石公路通到小學。村民為了感謝何國先,在村口路邊豎了一座功德碑,他的名字刻在碑的最上方。
2012年,在杭州度假的何國先從兒子那里了解到,貴州都勻山區一所希望小學有留守兒童一萬余人,辦學條件很差。為資助那里的貧困兒童讀書,何國先召開家庭會議,動員家人共同參與資助活動。經他廣泛宣傳,不少機構和居民紛紛捐款捐物。何國先和家人日夜分類整理出三輛大卡車的物資,經過3天3夜長途跋涉,為貴州都勻山區孩子們每人送去一套衣服、一雙鞋子和一套學習文具。到達現場后,何國先了解學校還有十余名孤兒,他與家人及朋友商議后,決定共同擔負這些孤兒的學費及生活費,自己帶頭領養一位孤兒。
如今,做好事已成何國先的一種習慣,他每個月要帶著老伴來到瑤海區敬老院看望、慰問孤寡老人,并送去衣物、食品和生活用品。每逢節假日,他還準備好肉餡、面粉,帶著孩子與老人們一塊過節。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