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山區太平湖鎮,有一位來自南京的支教老師胡海青,多年來,她用真心開拓孩子的視野,用耐心激發孩子的潛力,用愛心滋潤孩子的心田,讓山區的孩子增長了見識,增強了自信,學會了感恩。她成了孩子們心目中的暖心阿姨。
2016年7月,來自南京百合果園區、46歲的胡海青老師走進太平湖鎮太平漁村,開始支教生涯。一開始,她在太平漁村農家樂一個小房間里給漁村五六名孩子開展課外教學。為使太平湖的孩子課外能學到更多知識,太平湖鎮有關負責人邀請胡海青到該鎮文化站開設公益課堂,希望胡海青利用寒暑假及周末,開展豐富有趣的課外教學活動。公益課堂上,胡海青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教學,吸引了鄉村孩子的目光,來公益課堂學習的孩子由開始的十來名,增加到現在50多名。
公益課堂開設有英語、物理、歷史等課程,胡海青利用文化站南安村農家書屋有利條件,引導孩子們閱讀課外書籍,增長知識,并和孩子們一起做開導智力的游戲,給孩子們慈母般的溫暖,讓孩子們度過一個又一個快樂假期,孩子們非常喜歡她、尊重她,親切地叫她胡阿姨。在胡海青的影響帶動下,多名志愿者加入到公益課堂教學行列。
2018年暑假,黃山區開展“我的書屋、我的夢”農村少年兒童閱讀實踐讀書征文活動,胡海青積極到孩子家中走訪,鼓勵孩子參與,輔導孩子寫作。在她的指導下,太平湖學校學生黃越的讀書征文《金色的陽光》榮獲優秀獎,胡海青也獲得指導優秀獎榮譽證書。
在和孩子們的相處中,胡海青了解到一些山區的孩子沒有出過遠門,更沒有坐過高鐵、地鐵,也沒有去過動物園,不曾出去看看外面的中學、大學。于是她萌生一個想法:帶這些孩子走出山區,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2018年10月,胡海青自籌經費,聯系旅行社安排了一次南京一日游。她帶領公益課堂的33名孩子,參觀紅山動物園,南京醫科大學實驗室、圖書館,南京的志愿者們熱情地接待這些孩子們,全程監護、指導孩子們出行。坐在南京醫科大學寬敞明亮的大教室里,大學生們給孩子們帶來一堂精彩的課程,并贈送孩子們賀卡、寄語。孩子們非常開心,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希望和夢想。
2019年3月的一個周末,南安村直嶺村民組兩名學生沒來上課,得知他倆生病了,胡海青很著急,行走十幾里路,到孩子家看望,見到孩子們病情好轉,她才放下心來。臨走時,孩子家長緊緊握著她的手,深表感謝。
在胡海青的教導下,公益課堂的孩子們鍛煉了膽識,培養了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學到了很多課外知識。她的辛勤付出,獲得了家長們的高度評價和贊揚。胡海青說,成為山區支教老師,是她無悔的選擇。看到孩子們開心快樂地成長,就是給她最好的禮物。
責任編輯:史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