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15歲的泗縣少女張艷瞞著家人和同村小姐妹到北京打工,途中兩次被蚌埠好心人李文勝救助,并幫助她平安返家。臨走時,張艷要了一張恩人全家福照片,表示未來一定上門感謝。30年來,張艷一直在尋找李文勝。前段時間,她的朋友將尋人消息發布于網上,沒想到奇跡出現了,找到了恩人李文勝。
離家出走巧遇兵哥哥
今年45歲的張艷,家住在泗縣平山鎮枯河村。30年前,15歲的她看到家人為了分配農活而爭吵不休,一氣之下便和同村一位小姐妹離家出走,準備去北京打工掙錢,讓家人過上好日子。
張艷向李文勝送上錦旗和鮮花表示感謝。
“我們上了大客車,準備去蚌埠坐火車到北京,在車上看到一位軍人大哥,他就問我們去哪,干什么的?”張艷說,當時因為是背著父母跑出來,也不好意思,就告訴他準備到北京打工的。
當年李文勝二十歲出頭,在“海校”當兵,當天在江蘇泗洪探親后和老婆孩子一起坐大客車回蚌埠,在車上發現兩個十幾歲的小姑娘低著頭,神情異常,還不時說“悄悄話”。從這些異常現象中,李文勝判斷這兩個小女孩可能是要離家出走,于是在車上和兩個小女孩攀談起來,得知兩個小女孩想去北京打工,幫助家里減輕負擔。于是李文勝一路開導并說服兩人最好還是回家。
準備送其回家 發現深夜逃走
李文勝介紹,當時在路上兩個小女孩也同意了回家,但是到蚌埠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考慮到兩個小女孩沒處可去,于是他和妻子商量先讓兩人住在自己家,第二天再將她們送回泗縣家中。
張艷回憶,當時心里是很矛盾的,一方面想出去看看,闖一闖,另一方面又覺得李大哥說的也有道理,畢竟自己年齡太小了。但如果回家,肯定會被父親責打。
張艷展示保存在手機里的李文勝全家福
那天晚上在李大哥家中,張艷和小姐妹吃了李大哥煮的雪菜肉絲面,因為一路又渴又餓,至今還記得當時的美味。吃完飯,兩姐妹在小房間里商量,不能給李大哥全家添麻煩,既然出來了,必須要去北京打工,兩人決定趁著李大哥全家熟睡時悄悄逃走,去火車站買票。
半夜,發現兩個孩子不見了,可把李文勝和妻子急壞了,擔心兩個人在蚌埠人生地不熟出啥意外,他們找了一夜也沒有找到。
打工碰壁返回 再次尋求幫助
本來以為再也找不到倆姐妹的時候,誰料五天后兩人又出現在李文勝的面前。
原來,倆姐妹當天夜里從李文勝家中出去后就坐火車去了北京。當時因為年齡小,什么都不懂,嘗試著去找工作,根本沒人敢用。眼看從家中拿走的300元錢所剩無幾的時候。張艷用剩下的80元錢買了兩張回蚌埠的車票。但返回蚌埠時已經身無分文,舉目無親的她們又想到了李文勝,再次上門尋求幫助。張艷說,當時下了火車不知往哪去,想回家又沒錢坐大客車,于是又想起來李大哥,因為她們覺得軍人最值得信任。
據張艷回憶,當時李文勝因為部隊有事,就給她們買了車票和零食送上了去泗縣的班車。臨走時,她要了一張李文勝全家福照片,表示今后有機會一定會上門感謝。回去后,免不了挨了家人一頓打。因為當時拿的家里的300元錢是父親準備借給親戚治病的救命錢,被自己拿走后沒錢可借還和親戚鬧得不愉快。
一張老照片 找尋三十年
張艷介紹,責打歸責打,當父親了解到是貴人相助才平安返鄉時,非常感動,表示一定要登門道謝。沒過幾天,她和父親背著家鄉的土特產來到蚌埠,想找到李文勝當面感謝。可到了“海校”打聽后得知,李大哥外出培訓去了,想著也許能在市區的家里等到他的家人,憑借著印象,她和父親在淮河路天橋守了一夜,但可惜沒有等到。
從此,張艷一直在為生活奔波,如今已經是當地一家物業公司的負責人,還是當地的政協委員。但是多年來,這件事一直在她心頭縈繞,他也時常和閨蜜們提起此事,想找到李大哥當面說聲謝謝。直到她父親去世前,還說要找到李文勝表示感謝。張艷說,從小到大,父親一直教導自己要懂得感恩,如果沒有那次相助,可能也沒有自己的今天。
“我一共搬了十次家,那張全家福照片一直帶在身邊,就想有一天能找到李文勝大哥。”張艷說,那時候沒有電話,通訊很不方便,因為時隔30年,各種線索很少,只記得當時李大哥的名字。前段時間,熱心的閨蜜將照片和名字發到了網上,尋找李文勝大哥。正是這張照片和名字,被認識李文勝的網友看到,最終找到本人。
時隔三十年 相聚表恩情
據了解,1995年便轉業到地方的李文勝,目前在我市交通運輸局民航辦工作,平日里喜歡做公益,經常扶貧濟困。仍有一份軍人形象的他向記者表示,30年前的這件事自己有點印象,看到別人發過來的朋友圈,才知道這名泗縣的小姑娘還如此記著他。
“對于當時的我來說,這只是一個小小的幫助,但張艷能記著30年,這種重情重義的情懷才是真正需要點贊和弘揚的”。李文勝說,當時最深的記憶是夜里兩人不辭而別,他和妻子滿城尋找的樣子,而這么多年也想知道當年那個小姑娘現在怎么樣了。
11月23日,張艷和幾位閨蜜一起來到蚌埠,見到了這位30年前救助過她的恩人。見面一瞬間,張艷壓抑不住心中的情感,熱淚盈眶,她下跪感謝李文勝的恩情,同時也完成了父親的遺愿。
“人生初見,我還是小姑娘,再見已中年人,李大哥還是那么親切。”張艷說,當年不僅是一次簡單的幫助,更是心靈上的溫暖,給今后人生增添了不少信心,也讓她在之后的日子里都有一顆感恩的心。
多年樂善好施 默默學雷鋒
據了解,多年來李文勝樂善好施,熱愛公益事業,曾經獲得過我市見義勇為先進工作者,還發起成立了心連心志愿者協會,多次發動捐贈冬衣運往云南貧困山區;而且發動身邊的人保護母親河淮河,不定期到淮河岸邊撿拾垃圾。
李文勝的同事徐寬昕介紹,有一次和老李去上海出差返回蚌埠,在上海高鐵站快餐店吃飯時,發現旁邊一個十幾歲的少年,正在吃別人剩下的飯菜。李文勝二話沒說,跑到服務臺為少年點了一份快餐,并與他攀談起來。得知少年從家跑出來的,李文勝掏了一百多元錢給他,希望他買票盡快回家。雖然事情很小,但打動了很多同事,大家都說老李是菩薩心腸,看不到別人遇到困難。
“雷鋒是我從小到大的偶像,從部隊到地方,我一直都喜歡‘管閑事’,碰到困難的人總想幫一把,”李文勝說,自己做的這些都是小事,都是一名老兵該做的,實在不足掛齒。
責任編輯:史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