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蕪湖市鳩江區灣里街道華強社區,居民們都稱贊晉穎是“貼心人”。
2010年9月,23歲的晉穎來到社區工作,在為居民服務中踐行初心與理想。
華強社區有少數民族居民51人。2015年2月,晉穎擔任華強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創新城市少數民族服務管理,總結形成了“一庫、二網、三訪、四結合”民族工作法,“一庫”即建立少數民族居民信息庫,實現了少數民族居民基本情況信息全覆蓋,為聯系和服務少數民族居民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撐。 “二網”即成立由社區黨委書記牽頭、居委會工作人員組成的社區少數民族工作小組,建立民族工作組織管理網絡;按照社區網格分布,在各片區建立以居民小組為單位的民族工作服務管理網絡。 “三訪”即春節、中秋、端午必訪。 “四結合”即堅持民族工作與民族團結宣傳教育相結合、與社區文體活動相結合、與政策服務相結合、與困難救濟相結合,促進社區各民族居民交往交流交融。
晉穎還策劃并打造華強社區民族文化節,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區文化活動,華強社區成為蕪湖市城市民族工作示范社區。
一次走訪中,晉穎了解到一對回族夫婦撫養了一名棄嬰,眼看孩子到了入學年齡,卻因戶口問題遲遲入不了學。晉穎幫助他們協調辦理相關手續,讓孩子上了戶口,如愿上學。回族居民白階英的女兒自幼患病,2015年不幸去世。得知這一情況后,晉穎經常上門勸慰開導她,將她作為困難幫扶對象,并給她介紹了一份合適的工作。
在華強社區石城湖小區,晉穎為八旬孤寡老人程漢模盡孝送終的故事至今仍感動著許多人。程老祖籍江蘇淮安,一直熱心公益,大部分積蓄都默默資助給了貧困山區的寒門學子。程老臥床不起的1個多月時間里,晉穎每天忙完手頭的工作,都要帶著社區的同事登門照料,服侍老人起居飲食、更衣換被、洗漱擦身。老人去世后,晉穎又幫忙操持后事。她還多方聯系,查到老人在10多年前與皖南醫學院簽訂捐獻全部器官的協議,了卻了老人最后的心愿。
多年來,晉穎不斷創新社區工作,依托“互聯網+志愿服務”,在社區建立志愿者QQ交流群、青年志愿者微信群、社區微信公眾號等網絡信息平臺,鼓勵居民加入志愿者隊伍。她先后成立“6+X”志愿服務隊,“6”即“紅袖標”義務巡邏、“快樂同行”、“健康同行”、“安頤”敬老、“安馨”護幼、“暖心”助殘志愿服務隊,“X”即成立“紅潤”宣講團、“綠絲帶”環保隊等一批具有社區特色志愿服務隊伍,常態化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近年來,華強社區獲得安徽省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安徽省首批社區黨建工作示范點、安徽省青少年維權崗、安徽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全國最美志愿服務社區、全國社區學雷鋒志愿服務聯絡工作示范站等稱號,晉穎獲蕪湖市優秀社工等稱號。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