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暴發以來,我省醫務工作者緊急集結,截至目前共派出五批960名醫務人員支援武漢。他們同時間賽跑,與疫情較量,用一顆顆仁心、一雙雙妙手,為患者點亮了一盞盞希望的燈。
“現在正是國家需要我的時候,有國才有家”
“去超市購拖鞋和尿不濕,付款時收銀員問,為什么今天這么多年輕人來買尿不濕?當得知我們很長時間不能喝水不能如廁時,收銀員眼眶濕潤著說:感謝你們……”1月28日,抵達武漢的第二天,安徽省首批支援武漢醫療隊隊員、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主治醫師劉俊在日記中記錄下這一幕。
從接到緊急通知,到報名參戰,劉俊幾分鐘就搞定了,倉促到沒有時間和家里人通報一聲。
劉俊父親患帕金森病7年多,生活不能自理;母親血壓高,因照顧父親夜間頻繁翻身長期睡眠不足,還要照顧6歲的小孫女,做家務。愛人鄒林工作也很忙,作為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一病區的主管護師,疫情期間一直堅守崗位。
毅然選擇“舍小家、為大家”,劉俊寬慰母親,“媽,小時候您就告訴我,男孩子長大了要頂天立地,勇于擔當!我是一名醫生,更是一名共產黨員,現在正是國家需要我的時候,有國才有家,這時候我必須上! ”
到達武漢后,劉俊所在的危重癥救治組進駐太康醫院。
“大家齊心協力,從開始的布局不合理到臨時改造、合理設置兩區三通道,從條件不符合收治病人到現在病房收滿,所有人都像陀螺一樣連軸轉……”劉俊在日記中寫下和戰友們一起奮斗的畫面:一身臃腫的防護服,再套上眼罩和面屏,眼前全是霧蒙蒙一片,沒有靴套只能臨時用塑料袋套腳……出來的時候鼻梁、耳朵和面頰都壓紅壓爛了。
劉俊所在的醫生組,目前收治24位重癥感染患者,作為骨干醫生的他,常常為了節省物資,防護服一穿就是8至10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在戰友們共同努力下,目前已有6位確診病人病情明顯好轉,轉入普通病房進一步康復治療。
“爸爸胸前佩戴的是黨徽,就是一面勝利的旗幟”
“親愛的,剛接到醫院通知,要去支援湖北,馬上就要出發,家里父母和孩子就全靠你了。你也知道湖北疫情較重,作為一名醫生能夠參與救治,是我的榮耀……”1月27日上午10時許,中共黨員、安徽省首批支援武漢醫療隊淮北醫療隊隊長、淮北市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孫偉接到通知后,發了條短信給妻子李麗。
妻子李麗是淮北市人民醫院感染科護士,連日來堅守在全市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壓根沒有時間看到孫偉“罕見”的告白。
臨行前,孫偉與兒子作別,“看,爸爸胸前佩戴的是黨徽,就是一面勝利的旗幟,這次去武漢就是和叔叔阿姨們一起戰勝病毒,打勝仗! ”
“在這里謝謝大家對我的關心和支持。以后盡量不要給我打電話,可以微信留言,請大家原諒。再一次感謝大家的厚愛。 ”1月28日上午8時36分,抵達武漢接受戰前培訓的孫偉在社交平臺寫下“公告”。
時間就是生命,在武漢太康醫院支援的孫偉,深知醫生對患者的責任,他更愿意把自己的時間給患者、醫院。
“武漢是重災區,急需醫護人員。作為一名醫生要牢記自己的使命,更何況我還是一名共產黨員,在這種時候我們更應該沖在前……”孫偉介紹,他在前線負責兩個病區的70多位病人,每天至少要工作12個小時。
白天忙,無暇給家人報平安,幾乎都是在夜里給妻子發4個字——“平安,勿念”。
其實,這不是孫偉第一次主動請纓上戰場。 2015年8月,安徽省成立首批組團式醫療隊援藏,孫偉成為一名光榮的援藏醫生,還榮獲了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優秀援藏干部稱號。
“疫情不等人,要爭分奪秒與疫情賽跑! ”
“爸爸,生日快樂,我和媽媽很想你,我們等你回來”“敢哥生日快樂”“男神加油”……2月15日,是安徽首批支援武漢醫療隊隊員、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姜小敢42周歲生日,他的家人、同事還有學生隔空為他送上生日祝福,而他依然在抗“疫”戰線上“爭分奪秒”,并許下了“待武漢花開滿城,我們一定平安歸來”的美好愿望。
“我自愿報名參加醫療救助團隊”,作為一名業務精湛的醫學專家和有20多年黨齡的黨員,姜小敢第一時間寫下請戰書。
“1月29號我們去摸排了所有病人的情況,發現有很多危重病人沒有辦法在普通地方搶救,開設重癥醫學科是當務之急?!苯「易鳛榘不帐∈着г錆h醫療隊臨時黨總支組織委員、醫療業務黨支部書記、重癥醫療組組長,牽頭在武漢太康醫院組建了重癥醫學科,專門救治重癥新冠肺炎患者。
“疫情不等人,要爭分奪秒與疫情賽跑! ”在姜小敢的號召下,安徽首批醫療隊全體隊員積極響應,在到達武漢的第4天,快速建成武漢太康醫院重癥醫學科,成為我省支援武漢醫療隊工作的一大亮點。
“1月30日評估后就開科收治危重病人了,當天下午3點開科,下班已經收了4位。目前這一重癥醫學科最大負荷可以同時收11個病人,把危重病人去重癥化。 ”姜小敢介紹。
2月4日,立春時節,姜小敢從抗疫前線傳回好消息,科內收治的第一例重癥新冠肺炎、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混合型結締組織病患者好轉,轉出重癥醫學科。截至2月16日,姜小敢負責的醫療組已搶救了24位危重病人。
有人說他們是英雄,姜小敢卻說:“我們不是英雄,只是盡己所能,履行醫務工作者的責任。 ”(記者 朱琳琳)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