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省文明辦獲悉,經專家委員會評選,1月至2月“月評十佳”學雷鋒志愿服務優秀典型揭曉。其中,個人典型6個、組織典型8個、項目典型2個、社區典型4個。
個人典型:六安小伙楊杰放棄與家人團聚,大年初一逆行千里運送1000余件醫療設備至武漢,并主動留下自學安裝應急醫療設備;阜陽界首市草根藝術家薄戰士熱心公益10余載,積極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傳,改編的皖北小調《齊心協力戰疫情》累計播放量達30萬次;蕪湖市繁昌縣卡車司機徐祖文歷時2天,往返1200公里,義務將愛心醫療物資緊急送往武漢抗疫一線,幫助緩解當地物資緊缺的燃眉之急;銅陵市立醫院重癥醫學科主管護師黃雯主動報名參加支援湖北醫療隊,利用有限的休息時間整理工作日志,為后續支援湖北醫護人員提供寶貴的救治經驗;滁州天長市藍天救援隊李苗苗巾幗不讓須眉,勇于擔當,與3名隊友馳援武漢參與支援湖北醫療物資運輸與分發,為抗疫一線提供物資保障;亳州市利辛縣稅務局工作人員于秀娟自2008年以來,牽頭組織“關愛留守兒童”“愛心送考”等志愿服務活動450余場,受益群眾9500余人次。
組織典型:淮北市人民醫院千里志愿服務隊成立以來累計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總時長40000余小時,面對突發疫情,全隊醫護志愿者取消休假,奮戰在防控一線,5名隊員志愿加入安徽省支援湖北醫療隊;宣城市績溪縣徽嶺應急救援中心長年參與山地救援、大型活動安保等志愿服務活動,此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積極籌集醫療物資,主動參與聯防聯控;合肥市包河區同安街道鏗鏘·玫瑰志愿服務隊在疫情期間,協助社區開展風險排查、幫忙代購、政策宣傳等工作,及時把溫暖和信心傳遞到居民家中;黃山微公益志愿者協會成立5年來,開展疫情防控、愛心助學、抗震救災、扶貧濟困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390余場次,累計服務時長25000余小時,受益群眾82000余人次;淮南市第一人民醫院志愿服務隊持續開展送醫下鄉、義診進社區、醫療知識宣講等志愿服務活動,10名隊員志愿加入支援湖北醫療隊奔赴湖北;馬鞍山市小紅燭志愿者服務社80余名醫務志愿者深入社區、敬老院開展健康講座、體檢、義診等志愿服務活動,為孤寡老人、殘障人士提供免費、便捷的醫療保健服務;安慶桐城市情系愛心聯合會自2007年成立以來,資助貧困學生2600余人,募集愛心捐款3000多萬元,在這次疫情防控中,捐贈價值36萬余元的醫療物資;池州市青年志愿者協會成立11年來,開展扶貧濟困、關愛留守兒童、防災救助等志愿服務活動總時長15萬多小時,受益群眾25萬余人次。
項目典型:六安市霍山縣防控抗疫“跑腿服務”志愿服務項目,為居家隔離群眾提供代買代送等生活服務,關心關愛疫情防控重點地區返鄉人員,讓“志愿者多跑腿,群眾少出門”;亳州市“萌芽的天使”志愿服務項目,開展法律知識進校園、關愛留守兒童、救助貧困青少年等志愿服務活動170余次,捐助資金150萬余元,受益青少年9000余人次。
社區典型:宿州市埇橋區凱旋社區整合資源成立8支志愿服務隊,開展志愿服務活動400余場次,自疫情發生以來主動擔當、奮戰一線,筑起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淮北市相山區幸福社區精心制作“幸福健康包”,為孤寡老人、殘疾人家庭、困難黨員等60余戶居民送去防護物品,設立志愿者代辦點,為居家隔離人員和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生活服務;蚌埠市龍子湖區建華社區廣泛動員轄區志愿者參與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累計摸排住戶3900余戶,排查車輛1500余臺次,服務群眾50000余人次;黃山市休寧縣橫江社區組建平安巡邏、文體宣傳、鄰里服務、敬老助弱等10余支志愿服務隊,累計開展志愿服務活動1000余場次,總服務時長40000余小時。(記者 張岳)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