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干事很認真,來了以后,我們的工作明顯感覺輕松多了。”這是合肥濱湖康園小區社區工作人員對連日來并肩作戰的“新同事”韋虎的評價。下沉近一個月,濱湖城管辦的城管隊員韋虎,現已是濱湖康園及周邊小區居民的“熟人”。
4月9日,是韋虎來社區防疫的第27天。他家住濱湖康園小區,社區就近給他安排的防疫崗位均在自己家小區附近,這些天他共輾轉了7個工作崗位,四個小區門崗,兩個農貿市場門崗,一個巡查崗。“農貿市場會累一點,因為人比較多,老人不會操作手機,需要幫忙登記。”韋虎說,“崗位的安排比較人性化,張弛有度,累幾天就會換個輕松點的崗位,這讓我們更有精力投入到社區防疫工作。這些天遇到的突發情況很多,人群里有健康碼異常的,有行程碼帶星的,每一個突發情況都讓我覺得,錯過任何一個掃碼,都可能是漏洞和隱患。”
4月9日是星期六,這天女兒韋佳馨不上學,一大早她就隨父親來到了康園南區小區北門“站崗”。女兒今年14歲,一周前就嚷著要隨父親一起去當防疫志愿者,韋虎擔心她吃不下苦就拒絕了。“她決心很大,堅持要來,我看她這么認真,就答應帶她來了。”韋虎說,“乍當志愿者,孩子有點靦腆,人群里低聲喊著掃碼戴口罩,陪我站了一天,也沒打退堂鼓,但一整天孩子確實累得不行。白天偶爾遇到個不配合的居民,孩子也覺得委屈,但也更加懂得防疫的重要性。”
韋虎表示,自打抽調到社區,就把防疫當志愿服務去做。除了堅守自己的崗位,為居民做好防疫服務,韋虎說這幾天自己自掏腰包訂購了2000元的口罩,打算這幾天送給社區。韋虎說:“想為防疫工作做更多的事,口罩雖然不是緊缺的防疫物資,社區可以發放給更多的一線工作者、轄區居民,以備不時之需。”
責任編輯:陸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