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好人’的回信令人振奮,我深受鼓舞。 ”8月14日,“中國好人”、蒙城一中教師董思記告訴記者,今后將繼續發揮榜樣作用,在三尺講臺上堅守初心,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近年來,蒙城縣打造“君子之鄉 好人蒙城”特色品牌,深入推進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市民文明素質明顯提升、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高,涌現出了一大批彰顯傳統美德、體現先進精神的道德榜樣。截至今年8月,該縣先后有57人獲評“中國好人”,8人獲評安徽省道德模范及提名,51人獲評“安徽好人”,被譽為“中國好人第一縣”。
“五級”評選“好人”,夯實“好人”基礎。亳州市開展“五級好人”評選,評選“小區(自然村)好人”“社區(行政村)好人”“街道(鄉鎮)好人”“縣(區)級好人”和“亳州好人”,在層層把關和調查之下,既向全社會宣傳“好人”、彰顯美德,又為申報“安徽好人”“中國好人”和全國道德模范夯實了基礎,保證了好人好事真實真切,經得起推敲。
宣傳大張旗鼓,“好人”走近身邊。在蒙城縣博物館四樓有一個單獨的展館——“好人”館,蒙城縣委宣傳部部長熊笑天告訴記者,“好人”館以照片、雕塑、影片等藝術作品,多角度展示身邊好人的事跡和風采。
“蒙城縣連續7年開展‘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事跡進鄉村’活動,充分利用好人事跡宣講團、報告會、道德講堂等形式,讓好人事跡走進村鎮、社區、學校、機關,釋放‘好人效應’。 ”熊笑天說。
亳州市制定相關活動方案和宣傳讀本,對全市400多名基層宣講員定期培訓,2015年7月至今,宣講員們在全市1260個村、90個居委會向基層群眾進行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先進事跡宣講近萬場(次),惠及50多萬個家庭、300余萬人次。
“好人”要有“好報”,人人爭做“好人”。早在2015年,亳州市就出臺了《禮遇、幫扶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實施意見》,該市財政已累計發放“好人”獎勵金600余萬元,同時在教育、醫療、社會保險、就業創業及困難救濟等方面給予禮遇。
截至目前,亳州市累計獲評 “中國好人”188人、“安徽好人”159人。
責任編輯:陸迪